美國總統川普1月1日宣布對台灣對等關稅為20%,高於鄰近國家日本、韓國稅率15%,賴清德總統隨後表示,美方先對台灣公布的20%為暫時性稅率,只要台美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台灣對等關稅由4月初宣布的32%調降至20%,但超過日本與韓國的15%,引發外界擔憂,財訊雙周刊社長謝金河昨日受訪時指出,日韓都已確定對等關稅為15%,台灣高於15%都是利空,並預測「台灣一定哀鴻遍野」。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日韓關稅公布皆為15%,不過都有相應的條件,日本需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方掌握90%的收益,韓國則得對美國投資4000億美元,而且全權由美國控制及分配。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從日韓經驗看來,關稅要調降得付出龐大代價,若以日韓投資規模來看,台灣如果要15%,對美國投資金額3000億美元跑不掉,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另有專家表示,台灣關稅稅率只是前菜,近日關鍵的半導體「232調查報告」才是重點。 由於日本官員預計美國對日本的晶元和藥品等關稅率將為15%,外界推估,川普一直威脅的晶元關稅稅率,至少從15%起跳。
台灣關稅出爐後,引爆一波股匯雙殺,台股一度重挫逾300點,新台幣亦貶破30元關卡,目前貶值1.19角來到30.035元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