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8 8 月

彭博: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停產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已在內部通報,江西省梘下窩鋰礦將臨時停產,暫停至少3個月。

彭博稱,消息人士指,寧德時代已在內部通報梘下窩礦場將暫時停運,並已通知附近宜春的附屬冶煉廠。 報道稱,市場此前一直關注該礦開採許可證續期情況,該證將於8月9日到期。 彭博向寧德時代查詢時,公司在辦公時間以外未有回應。

報道提到,近幾周,中國鋰市場現貨、期貨及股票價格大幅波動,而梘下窩礦場因涉及許可證續期而成焦點。 據悉,中國交易商一直密切關注該礦及其採礦許可證的續期情況,該許可證原定於8月9日到期。 上周,交易商曾用無人機航拍該礦,希望藉此評估其當前的生產狀況。 據預測,礦場的鋰礦產量約佔全球總產量的3%。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寧德時代面臨的許可證問題及停產,正值北京當局加強對多個行業的產能過剩整頓之際,並收緊對採礦作業的監管。 對於一個已受產能過剩困擾兩年多的行業來說,一條重要供應鏈暫停生產或成利好。

另,第一財經提到,消息面上,7月中旬,江西宜春市自然資源局要求8家涉鋰礦山企業在9月底前完成儲量核實報告編製,文件里明確提及越權審批的問題,引發市場恐慌。 中糧期貨研究院報告顯示,8座礦山採礦權生產規模為7.390萬噸(原礦)/年,在產7座,實際在產規模約4.390萬噸/年,佔中國月產量的20%左右。 其中,寧德時代旗下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名列其中,其採礦權始於2022年8月9日,今年8月9日到期。

港媒《信報》指出,今年7月,廣州期貨交易所最活躍的碳酸鋰期貨合約一度升穿每噸人民幣8萬元(約1.1萬美元),其後交易所採取措施抑制投機炒賣。 上周該物料價格累升約9%,8日報每噸7.5萬元(約1萬美元)。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已在內部通報,江西省梘下窩鋰礦將臨時停產,暫停至少3個月。 (圖/取自財經網科技)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已在內部通報,江西省梘下窩鋰礦將臨時停產,暫停至少3個月。 (圖/取自財經網科技)

路透今年2月報道,寧德時代已恢復在江西省的鋰雲母礦生產。 位於中國南方江西省的這座礦山,一直是推動中國(全球最大的電池材料加工國)鋰供應快速增長的重要來源。 去年9月,有關該礦關停的消息曾引發鋰礦相關股票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