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黃山稀有國寶級景色迎客松不斷出現假樹等不實傳言,引發社會關注。 黃山風景區公安以 創新形式,策劃並製作了一部主題鮮明的闢謠短視頻,為這棵千年國寶驗明正身,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曉春也現身闢謠。
綜合陸媒報道,黃山迎客松作為中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象徵,近年,網路上卻不時冒出迎客松是塑料模型「真樹早已枯死」等荒謬言論。 黃山公安局網安大隊調查發現,近期謠言多出自某些網紅孵化機構。
其作模式先編造,「景區黑幕」話題、僱傭水軍刷量、吸引廣告分成,單條謠言最高獲利超12萬元人民幣。 2025年6月查處的某MCN機構,就曾同時炮製「長城磚塊是泡沫」「灕江山水是投影」等20多個謠言話題。 法律專家指出,這類行為已涉嫌《刑法》第291條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
實際上,在海拔1670米的玉屏樓前,迎客松的每一根松針都記錄著真實的生命軌跡。 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胡曉春的監測記錄本顯示,2025年7月,樹體日均溫度23.6°C,濕度68%,新發鬆針2.3厘米;8月10日發現東側二級枝出現3片黃葉並及時處理。
這樣的科學監測已持續19年,形成長達7000多頁的《迎客松健康檔案》,包括樹榦顯微切片、年輪圖譜、針葉光合作用效率等科學數據。 大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檢測報告證實,現存迎客松樹齡約1300年,其木質部細胞活性與同齡黃山松完全一致。
黃山風景區公安局推出影片,紀錄玉屏樓派出所與「中國好人」、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兼義警胡曉春共同亮相。 畫面中,胡曉春站在迎客松旁,用15年如一日的守護和詳盡記錄,講述他與這棵國寶樹之間的故事。
黃山風景區早在1981年有迎客松專人守護機制,安排守松人實行全天候看護。 胡曉春雖然是所有守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卻是堅守時間最長的一位。 每年超過300天,他都住在山上,工作室僅有一張簡易床、一副桌椅、一台監控電腦和幾件檢測工具,卻是他15年來與迎客松相伴的全部生活。
▲黃山風景區公安局推出影片,紀錄玉屏樓派出所、中國好人、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兼義警胡曉春亮相 。 (圖/翻攝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微博)
在不足7平方米的空間,胡曉春寫下了90多本《迎客松日記》,累計超過140萬字。 日記詳細記錄了迎客松的開花時間、新梢萌發節點、松針更替周期,以及應對暴雨、大風、冰雪等極端天氣的保護措施。
「每次寫下『迎客松無異常』,我才會放心。」胡曉春坦言,他堅持「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更希望這份記錄能成為守松人的一種傳承,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歷史資料。
▲ 黃山迎客松有十分細心照顧與資料保存。 (圖/翻攝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微博)
「迎客松的『真』,刻在我的每一次觀察里,比任何空穴來風都要堅實。」胡曉春說。
玉屏樓派出所所長章旻在接受採訪時強調,「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散布謠言必將受到法律懲處。 我們將繼續紮根迎客松畔。」
▲ 黃山迎客松一直被謠傳是假樹,警區公安與守松人拍影片闢謠 。 (圖/翻攝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