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8 月

抗議成功!加拿大小鎮重新懸掛台灣國旗

加拿大媒體《The Tyee》近日一篇深度報道,揭露了一場圍繞著一面手掌大小金屬國旗的外交戰,如何在卑詩省僅有7000人口的小鎮霍普(Hope,又譯希望鎮)激烈上演。在中國施壓下,霍普鎮一度撤下了懸掛長達16年的中華民國國旗,但在台灣官民聯手抗議後,鎮議會最終決議將其重新掛回。

《The Tyee》的報道還原了整起事件,去年七月,鎮長史密斯(Victor Smith)收到中國駐溫哥華領事館電郵,稱懸掛台灣國旗違反加拿大「一個中國政策」,是「高度敏感」的「嚴重問題」,史密斯隔日即回信致歉並迅速撤旗。

台僑串連發聲我官方致函施壓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然而,此舉引發台裔社群強烈反彈。根據《中央社》補充報道,許多僑胞與台灣旅客發現「國旗不見了」後隨即展開串連,致信鎮公所強調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價值。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也致函鎮長,強調台灣是加拿大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撤旗之舉「令居住在此的台裔加拿大人深感不安」。

面對來自台灣的強大壓力,霍普鎮陷入兩難。 《The Tyee》指出,鎮公所幕僚在提交給議會的報告中建議,應恢復懸掛台灣國旗,並稱此舉「象徵著對民主價值、自我表達權利的承諾… 並不意味著正式的外交承認」。鎮議會最終在本周一的會議上同意了此項建議。

鎮長史密斯向《The Tyee》表示:「我們將把兩面旗幟都掛上去,因為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長期關注此事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台裔教授山人幸琪則對中央社分析,加拿大的一中政策僅承認中國政府,但「從未承認中國宣稱對台灣有主權的論調」。

加拿大卑詩省霍普鎮引發外交風波的國旗紀念桿,圖中紅框處為原先懸掛的中華民國國旗。在中國施壓下,該旗幟一度被移除,但經台灣官民聯手抗議後,小鎮議會已決議將其重新掛回。 (圖擷取自霍普鎮議會專頁)

加拿大卑詩省霍普鎮引發外交風波的國旗紀念桿,圖中紅框處為原先懸掛的中華民國國旗。在中國施壓下,該旗幟一度被移除,但經台灣官民聯手抗議後,小鎮議會已決議將其重新掛回。 (圖擷取自霍普鎮議會專頁)

駐溫哥華辦事處處長劉立欣對此決議表示欣慰,並特別感謝熱心僑胞與台灣旅客挺身而出,「讓我們的國旗能再度立於霍普街頭」。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