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文化旅遊業興起古鎮風,不少地方投資數十億甚至上百億興建所謂古城、古鎮,卻因沒有遊客而荒廢,淪為一座座「鬼城」。分析指,這是中共體制下政績觀扭曲的產物。中共大肆破壞掉真文物,建立一系列假古董、假文物,不僅欺騙消費者,也欺騙市場。
「龍潭水鄉」古鎮無人問津
8月11日,有社交媒體博主到四川成都「龍潭水鄉」古鎮遊覽。古鎮仿造《清明上河圖》修建而成,位於成都中心城區,佔地面積220畝,投資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下同)。
「龍潭水鄉」歷經4年時間打造,主題以蘇州園林式建築特色為主,融合川西民居的巧妙設計,古鎮內小橋流水、古香古色,規模相當於周庄古鎮。
2013年4月26日,「龍潭水鄉」開業。然而,開業僅三年,古鎮就成了無人問津的鬼城,街道凄清冷落,一間間商鋪大門緊閉,石板台階長滿了青苔,欄杆鏽蝕斑駁。
在古鎮遊覽的博主感嘆:「很冷清,到處都是很冷清,很蕭條,現在這些房子裡面基本上都是空的,就像是一座空城,晚上的話就像是一座鬼城。我相信晚上一般人可能都不敢進來,一個人在這個古鎮裡面逛,真的很恐怖。」
《只有峨眉山》連年虧損 暫停運營
8月6日,旅遊上市公司峨眉山發布的中報顯示,主營《只有峨眉山》旅遊演藝業務的峨眉山雲上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實現營收846.58萬元(以下簡稱「雲上旅投」),凈利潤虧損1613.83萬元。
半年報還披露,《只有峨眉山》項目於今年6月15日暫停演出。
《只有峨眉山》是中國南方首個行進體驗式情景劇,以雲海為創意元素,打造了「雲之上」「雲之中」「雲之下」三個演齣劇場。劇場項目佔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117畝),總建面積3.05萬平方米。
據官方介紹,《只有峨眉山》總投資額8.19億元,由峨眉山A聯手峨眉山旅遊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旅投航空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發打造。其中,峨眉山A持有該演藝項目公司雲上旅投的40%股權,為其控股股東。
據《時代周報》報道,2020年9月,雲上旅投為建設《只有峨眉山》演藝劇場向工商銀行峨眉山支行貸款5.6億元,到期日為2036年12月5日。峨眉山A及其他股東按照持股比例對這筆貸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據財報最新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雲上旅投實際提款5.36億元,已償還4321.26萬元,目前仍背負貸款4.93億元。
報道說,該演藝項目2019年9月底正式對外演出運營,距今已有近6年時間,連年虧損。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雲上旅投的凈利潤分別為-6057.84萬元、-7461.77萬元、-9538.58萬元、-2.28億元、-1.24億元。2025年上半年,雲上旅投依然未能走出虧損泥潭,實現凈利潤-1613.83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雲上旅投2019年也虧損,實現凈利潤-1995.91萬元。計算可知,雲上旅投6年累計虧損超6億元。
常德桃花源古鎮看不到人影
常德桃花源古鎮所在地,就是東晉陶淵明筆下所描寫的桃花源所在地,投資50億元,佔地面積1600餘畝,2016年完工。
開發商原本要把古鎮打造成涵蓋住宅、商業街、大型酒店和餐飲等為一體的綜合社區,但開業不到一年,古鎮就瀕臨破產,很多已經入住的商戶紛紛撤離,很多人虧得血本無歸。
有視頻顯示,桃花源古鎮被稱為規模最大、荒廢最嚴重的古鎮。
很多業主花了幾百萬在這裡買房,結果還沒有入住,這裡就變成了一座空城,平日里看不到一個人影,安靜得讓人害怕。很多人想把房子賣掉,卻根本無人接盤,很多房子因此空置著,周圍長滿了雜草。
而類似的四合院式住房,古鎮裡面有逾700套,總估值15億元,這些房子掛在阿里巴巴平台降價拍賣,依舊無人問津。
張家界大庸古城四年累虧10.8億
湖南著名的旅遊景區張家界,修建了一座大庸古城,投資25億元,面積325畝,總建築面積約18.5萬平方米。建築風格融合了明清建築元素與土家族特色,配套有戲台、文廟、牌坊街等。2021年6月試營運,2022年8月全面完工。
古城由國企張家界旅遊集團主導。原本定位為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意義的文化旅遊新標杆。建成後預計每年實現營收近5億元,凈利潤近2億元。
但是,張旅集團自運營就沒有盈利過,四年累計虧損達10.8億元。截至2024年底,大庸古城公司資產總額13.95億元,負債總額16.97億元,凈資產額為負3.02億元。
這座曾被視為城市文旅標杆工程的古城,每天接待的遊客不到20人,唯一盈利項目竟是景區停車場。
如今,大庸古城成了資金沉沒的「空殼景區」,也是中國遍地爛尾的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
(視頻截圖)
長沙銅官窯古鎮淪為鬼城
湖南省會長沙的銅官窯古鎮,號稱投資100億元的文旅項目,總建築面積達110萬平方米,是由新華聯文旅發展公司,以古代陶瓷文化為基礎,為再現大唐風采所打造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
項目涵蓋8大博物館、5大演藝中心、3個星級酒店、20家民宿客棧、18處人文景點和4大親子遊樂項目等,同時還有以黑石號特技秀為首的六大娛樂體驗項目。
2018年8月,銅官窯古鎮倉促開園,景區內項目尚未完全完工。
最初門票收費200元。但古鎮一開業就被許多遊客抱怨「門票貴」、景區里物價太高。如今古鎮除了遊客中心區域,其它街區看不到一個人,大量商鋪沒有營業,被網友稱為「鬼城」。
資本驅動政績工程 古鎮成了廉價快消品
上述古鎮是中國遍地爛尾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2000年後,中國各地爭相發展文化旅遊景區、小鎮、特色街區,並納入GDP考核與招商項目。然而假古鎮、仿古街巷同質化嚴重,「千鎮一面」「文化失真」等批評的聲音不斷出現,許多古鎮漸漸無人問津,淪為一座座「鬼城」。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分析指出,「這是中共體制下政績觀扭曲的產物。地方政府相互之間的競爭,要GDP增長,要拿政績,要拿市容作為它的臉面,這就導致大量的文旅項目出現。這些項目本身是政治的產物,而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經濟可行性很差,目的都是為了當政者,出於政治目的人為造出來的,所以造成了遍地雞毛。」
本該承載文化記憶的古鎮,如今卻成了廉價的「快消品」。原居民被「遷走」,生活痕迹被清理乾淨,換上統一著裝的「演員」假裝古人表演。「文化被表演化、生活被景觀化,這種割裂感日益強烈。」而真正有吸引力的古鎮,如若干年前的鳳凰、平遙、麗江,是有生活氣息的,是「活著的文化」。
王赫認為,「這就是一個扭曲。一個真的文物,它能使人產生敬仰之心。但是,中共把這些真文物都大肆破壞掉了,建立一系列假古董、假文物。這個事情它不僅欺騙消費者,它也欺騙市場。本質上是這個政權無法無天,這個政權就在推行文化虛無主義。」
「它一切都是『向錢看』,把這個項目表面上建得高大上,實際上是一個利益工程,一個政績工程。它是一大片一大片建築建起來,一批批官員倒下去,整個過程腐敗問題無所不在。」王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