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16日發表一篇專文,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以「為何現在美國與中國如此和平?」為題,文中提到美國態度轉變的原因,並分析,未來一旦北京「運氣用盡」,美中之間的衝突可能進一步升級。
《TIMES》專文指出,美國與中國在全球領導權競爭中持續角力,川普總統於第二任期初對中國祭出高達20%的關稅,雙方一來一往,關稅一度暴增至145%。 後來雙方在日內瓦達成90天關稅休戰期,持續降低關稅並協商出口管制等議題; 美方對中國企業如TikTok的處置也趨緩,顯示美中關係短期內出現緩和,雙方正藉由談判尋求經濟與戰略利益。
美國對中國政策的轉變,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兩國各自擁有足以制衡對方的武器。 北京不僅以高關稅反制,還對稀土礦物實施出口限制,掌握全球關鍵原料供應,迫使美國在出口管制和學生簽證等議題上讓步。
第二,雙方基於保護國內經濟信心的共同需求,選擇暫時緩和對立,減少對產業及投資市場的衝擊。 專家分析,這種策略性互讓,讓北京認為可藉由TACO策略,即「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爭取更多談判籌碼。
第三,川普與習近平皆有意於秋季在亞洲會晤,展現維繫經濟與外交穩定的企圖。 川普希望藉此推動美國企業利益,並應對芬太尼毒品問題,而北京則要求會議前必須充分協商,避免如其他國家元首訪美時遭遇失禮情況。 雙方近期在倫敦與斯德哥爾摩的會談取得進展,白宮亦公開讚許北京在談判過程中的配合與彈性,雙方因此宣布延長停火協議。
不過,儘管短期內美中關係趨於穩定,甘思德指出,兩國在經濟、台灣議題及國際秩序等根本矛盾並未消除。 美國政策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未來一旦北京「運氣用盡」,包括讓步不足或過度施壓,極可能引發新一輪衝突,專家建議,國際社會與企業應保持警覺,為下一波美中緊張局勢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