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實國庫以應付經濟壓力,中國大陸當局已加強要求投資人要為其全球投資的收益納稅,迫使富人重新思考其資產配置及稅務策略,甚至考慮關閉在大陸券商的帳戶,轉移至美國平台。
英國金融時報(FT)報道,今年上海、浙江和山東等主要經濟中心的稅務機關在其網站呼籲投資人申報所得稅,還親自致電或發送簡訊給個別人士。本月官員們也透過官媒擴大宣導納稅。
中國大陸在岸帳戶的收益在2027年之前免稅,但政府想要查緝離岸帳戶所得稅。由於中國大陸國內資本市場表現不佳,離岸帳戶的收益對中國投資人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一年內在中國大陸住滿183天的投資人,若在全球有資本利得,需繳納20%的稅賦。世界各國都有課徵類似的稅,稅率介於10%-30%。實際上,北京當局長期以來欠缺相關制度、人員及預算以追查可能的逃稅者。
但土地銷售崩跌和經濟成長放緩,使得北京當局更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財政收入來源,今年的壓力尤其嚴峻,因為北京當局急於為解決地方政府債務、首度推出的全國育兒補貼,以及促進家庭消費計劃籌措財源。
在採用經合組織(OECD)支持的打擊全球逃稅架構共同申報準則(CRS)後,中國大陸推出一款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手機應用程式(App),也已能與該網路120多個成員機構交換來自銀行、券商和資產管理公司的金融帳戶資訊,包括帳戶餘額和聯繫方式。
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因而更容易找出透過富途證券或老虎證券等線上平台,積極交易外國股票的本地人士。今年6月上海市稅務局要求上海投資人Roger Huang繳納過去三年在港股交易獲利的20%。
但這次查稅行動也促使投資人重新考慮其資產配置和稅務策略,將資產轉移到非CRS平台。許多投資人正在考慮關閉在中國券商的帳戶,轉向美國平台。
為充實國庫以應付經濟壓力,中國當局已加強要求投資人要為其全球投資收益的繳稅。歐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