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人民日報翻車,網民們不好糊弄了

10月9日,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文稱,應當剎住網路「挑動負面情緒」之風,尤其是「惡意挑動對立」,引髮網友嘲諷。

近期,中共中央網信辦發通知稱,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

對此,人民日報文章聲稱,最典型的挑動負面情緒就是「對立」,如「借社會熱點事件強行關聯身分、地域、性別等信息,標籤化、污名化炒作,挑動群體間矛盾」等,引髮網友吐槽。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網友紛紛質問:「先要問下,為何這麼多人有負面情緒呢?」「正人先正己, 負面情緒的源頭是哪?」「實話實說,本地受災情況,被當地媒體直接刪除怎麼說?」「不管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那都是老百姓切身自己體會的。哦,那是那是人挑動的嗎?」「城鄉養老差距這算事實還是別有用心?」「奧州女(楊蘭蘭)是真能量,還是負能量?」「惡意討薪,惡意回家,是不是挑動負面情緒?先把這些人大代表和專家辦了唄」。

更有網友嘲諷:「又一次給了廣大群眾一個膠帶」「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越來越多的人說實話,它們那一窩害怕了」「用人民賦予的管理權又在威脅恐嚇?會不會有點尷尬?」「以後不敢說話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只能笑不能哭」。

人民日報翻車,網民們不好糊弄了

10月9日,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文稱,應當剎住網路「挑動負面情緒」,圖為冤民在北京上訪。(網路截圖)

人民日報翻車,網民們不好糊弄了

(網路截圖)

人民日報翻車,網民們不好糊弄了

(網路截圖)

有網友更直言:「2025年,挑動負面情緒排第一的是:法院;第二名是:養老金繳費基數;第三名是:人均薪酬」「懷孕送外賣是正能量,問她為啥送外賣就是負面情緒」「對他們不利的都是負面情緒」「社會公平了,就沒有負面情緒了」。

近年來,隨著中共特權階層越來越恣意的掠奪社會資源,壓榨民眾,製造冤案,大陸民眾越來越看清中共極權、自私的本性,中共官媒謊言不斷,也越來越被民眾厭惡,網友說,「把你自己先清了」「直接拉黑你這媒體」。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