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6 10 月

中國多家銀行公告,這類賬戶將被管控或清理

  近期,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發布公告,涉及長期不動戶管控。

  記者梳理髮現,上述公告主要涉及幾方面:一是銀行調整長期不動戶的認定標準。

  如在10月14日,興業銀行公告稱:調整前,我行長期不動戶認定標準為——賬戶餘額為100元(含)以下,無我行個人貸款還款、代銷基金產品、理財產品、三方存管等簽約關係且賬戶連續180天(含)以上未發生任何非結息交易的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金融社保卡、公積金卡除外)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記者注意到,調整後該行納入長期不動戶治理的賬戶範圍縮小。該行長期不動戶認定標準調整為——賬戶餘額為10元(含)以下,無我行個人貸款還款、代銷基金產品、理財產品、三方存管等簽約關係且賬戶連續365天(含)以上未發生任何非結息交易的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金融社保卡、公積金卡除外)。

  興業銀行也在公告中強調,「我行將於2025年10月15日起,按照調整後認定標準每日滾動管控符合條件的賬戶,採取限制資金進出的保護措施。」

  二是銀行清理符合一定認定標準的長期不動戶。如永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隴西農商行、靖遠農商銀行對線上渠道長期不動戶進行清理;酒泉農商銀行、葫蘆島銀行、界首農商銀行、廣州黃埔惠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清理個人長期不動戶;湖北大悟農村商業銀行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長期不動戶開展清理。

  值得注意的是,各銀行對「長期不動戶」的認定標準不一:例如,中國銀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公告中對「長期不動戶」認定(近6個月(含)無主動交易且賬戶餘額小於等於100元的賬戶)與上述興業銀行認定標準完全不同。因此消費者還需具體查詢銀行官網或諮詢相關工作人員。

  為何銀行要對長期不動戶採取長期管控、清理等措施。

  記者了解到,「長期不動戶」面臨一定風險,如消費者個人資金在銀行賬戶中閑置,可能增加賬戶管理費等不必要支出,影響消費者財產權益。

  另外,消費者往往遺忘「長期不動戶」有關情況,很難關注到賬戶變動,一旦個人敏感信息泄露,極易被不法分子盜用進行洗錢、電詐等非法活動。

  因此,為有效遏制跨境賭博、電信網路詐騙等違法違規活動蔓延,保護金融消費者資金安全和合法權益,近年來,各銀行根據人民銀行、公安部有關規定,持續、動態開展長期不動戶管控工作。

  但也有消費者提出疑問:如果銀行卡開通幾年後從未使用,銀行就將這張卡註銷,銀行的註銷行為是否侵犯了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呢。

  2024年12月底,北京金融法院官網刊載了一則案件:2015年12月11日,李某在某銀行辦理了一張借記卡,打算進行儲蓄和購買理財產品。賬戶開立後,李某通過手機APP查看該銀行的理財產品,認為相較其他銀行的產品沒有優勢,所以李某並未實際在該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從未使用案涉賬戶進行交易,賬戶餘額始終為0。

1262757532321316865.jpg

  在相關監管部門陸續出台相關政策並組織開展清理「一人多卡」、長期不動戶行動背景下,某銀行於2021年4月9日在官網發布相關公告,且通過簡訊、電話通知李某,但李某手機未能接通。

  2021年7月20日,案涉銀行卡被銷戶。李某起訴請求法院確認銷戶行為無效。最終,北京金融法院經審理認為,某銀行的銷戶行為符合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應認定有效。

  北京金融法院認為,就本案而言,李某賬戶連續五年以上無任何交易,賬戶內餘額為零,銷戶行為並不損害李某的財產權益,銷戶對持卡人的私權利造成的不利影響較小,且可以通過寬限期內交易、重新開卡等較為簡便的方式重新啟用銀行卡。

  北京金融法院也公開提示,「長期不動戶被不法分子盜取用於違法犯罪活動,將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損害。立足金融機構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大背景,銀行以發布公告方式,採取的長期不動戶清理行動,是保護更廣大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措施。」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