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消息:10月29日,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楊發森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楊發森非法收受財物共計人民幣1.47億餘元。
一看這個數字,我就想到現在某些人,得益於這些年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一點微利,他們養成了好吹牛逼的習慣,一張嘴就是:我一個月掙幾萬,一年就掙多少萬!
到處說,唯恐別人不知道。比這種人掙的少的,心裡鬱悶,但又沒好辦法遏止,只能咒對方早點失業。
其實,這兩者都是半斤八兩。因為在楊書記看來,他們之間沒什麼區別,吹的咒的都是一等一的窮光蛋。
單就待遇而言,省委常委的待遇是一般人能比得了嗎?但這還不算什麼,楊書記真正的「主業收入」遠遠高於這部分。
報道說,1.47億元是楊自2005年3月至2024年7月期間所得。算一算,前後共232個月,攤到每個月是63.3萬元。
這個數字,不僅秒殺中國上班族,連美國人也秒了,因為63萬元人民幣約合9萬美元。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5月提供的統計數字,9萬美元是一般中產水平美國上班族一年的收入。
可是,楊書記很輕鬆,一個月掙美國人一年的。

很多人為能有個好工作,熬油廢電錢多少年,就為弄個學歷。因為大家的共識是,沒學歷,沒法混,前途難。
可是,楊發森沒學歷,但是,人家混得還特別好。
楊發森並不老,1971年生人,應該走上社會的時間大約是1992年以後。要知道,這個時候,中國領土內的好工作、好發展,對學歷的要求已經成了幾乎不可或缺的條件。
但是,楊發森沒有被擋住。公開資料顯示,他唯一跟學業沾邊的有兩條:一是1994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委黨校上了9個月的軍轉班。一個地委黨校的短訓,也就那麼回事,想想就能清楚;二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畢業,黨校大學學歷——這應該是在官場上已經混出來之後得到的,因為學校級別提高了。
一個在90年代中期之後才踏入社會的人,又沒有什麼學歷,能最後變成了高級幹部的確是個本事。要知道,直到1994年,楊發森還只是解放軍某部的一名戰士。
什麼本事?那就只有了解他,特別是提拔他的領導們知道了。
不管怎樣,後來的升遷確實迅速。2004年擔任鄉黨委書記,一年後擔任阿克蘇市副市長,2016年成為和田地委政法委書記,2018年出任和田地委書記,2021年3月出任自治區政府副主席,7個月後升任新疆自治區黨委常委、烏魯木齊市委書記,2023年5月調任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此外,楊發森還是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黨的二十大代表,2025年3月被終止資格。
作為一個1990年年方19的青年,在當時中國青年求學歷已經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與大學竟然毫無干係,就不能不讓人想到一個問題:這個時間點,楊發森幹什麼去了?
當然,履歷中寫得很清楚,當兵,保衛祖國去了。但是,入軍校也是保衛祖國,甚至能在更高層次上保衛祖國。可是,楊發森沒有這個經歷,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他後來去上了9個月的地委黨校訓練班。
楊發森在仕途上有兩個閃光點:一是因其主政庫車縣期間表現優異,於2015年6月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二是2021年10月出任烏魯木齊市委書記剛滿50歲,為全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一把手。

然而,看官媒最新報出的消息,楊發森獲得的評語主要有以下幾點:
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旅遊活動安排,違規借用車輛;在組織談話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在幹部選拔任用等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廉潔底線失守,違規收受、贈送禮金,違規從事營利活動;貪慾膨脹,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企業經營等方面謀利,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這就不連帶出兩個問題:楊的這些行為是發生在被推薦及最後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以及被遴選並最後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一把手」期間嗎?
不管怎樣,以楊發森的學歷和起點,最後能在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官階上落馬,也算是個奇蹟。
別看這是條反腐新聞,但對某些人很可能另有啟發:沒有學歷,看來也不等於沒的混啊。
當然,大多數人不管這麼多,他們就記住了1.47億,攤派到每個月是嚇人的63.3萬元人民幣。這數字只會嚇尿中國人嗎?
魯迅若在世,或許會這樣說: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到這麼多錢——大約中國人和外國人的確都被嚇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