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 11 月

北京趁機出招,動機相當明確

北京今年開始遊說各國央行購買黃金,並存放在上金所指定的保管庫中。上金所是大陸最主要的黃金交易平台。其動機相當明確──只要成為友好國家部分外匯儲備的託管方,就能在全球黃金市場擁有更大話語權,同時建立一個較不依賴美元的金融體系。

傳統黃金交易中心的影響力已受到挑戰,包括德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因安全或政治壓力,近年紛紛將黃金運回國內。波蘭、荷蘭和塞爾維亞也採取類似做法。

中國的舉動正好迎合愈來愈多國家希望建立一個西方制裁不到的政經體制。這樣的託管安排,對金磚國家(BRICS)特別有吸引力。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中國的盟友恐怕不需要提醒:委內瑞拉的黃金存放在英國央行多年,一直處於凍結狀態。

金磚成員國南非和北京經濟關係日益緊密,並表示會考慮將黃金儲備存在「合適的地點」。南非央行回復彭博說:「目前仍言之過早,尚難評估替代體系能否符合相同標準。」但強調,將黃金存放主要交易中心,可讓央行靈活管理儲備,並確保黃金在國際市場通行無阻。

BullionVault的艾許表示,中國大陸合乎邏輯的下一步是開放各國央行在上金所買賣並出借黃金。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已有一個東南亞國家表達對黃金存放中國感興趣。

汲取俄羅斯囤金經驗

近年的經驗迫使北京有所行動。

早至蘇聯時期,中國便觀察並從俄羅斯汲取經驗,畢竟,沒多少人像北京那樣細緻研究蘇聯崩解的教訓。同樣地,北京這十年來也密切關注普京如何打造出能抵抗制裁的金融堡壘,也因此對自身依賴美元體系有所警覺。

北京出招 爭取各國黃金存放中國 (路透)

俄羅斯2014年并吞克里米亞後,便開始減少美元資產,轉而大量囤積黃金,當時金價仍相對便宜,如今成為莫斯科2022年以來維持金融穩定的關鍵支柱。俄國黃金只買不賣,正因擁有這些儲備,莫斯科得以在遭西方凍結海外外匯資產的情況下仍能運作。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金價更已翻倍上漲。

根據英國外交部委託智庫歐洲蘭德研究所(RAND Europe)去年發布的報告,黃金對俄羅斯而言是一項戰略資源,並已成為戰時貿易的重要籌碼。主導研究的分析師甘迺迪(John Kennedy)說:「黃金被視為因應2022和2023年經濟不確定性的某種解方。」

中國大陸2015年起多次增持黃金儲備,自去年以來連續11個月買進。同時,北京也減碼美國公債,截至7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較2015年底銳減41%。

未揭露實際購買數量

部分分析師認為,北京並未完全揭露所有購買數量。不過,即使以官方數據計算,中國大陸仍有相當空間可繼續增持。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黃金目前僅佔中國大陸整體外匯存底不到9%,全球平均約為20%;美國佔全球最大的官方黃金儲備則是大陸的三倍有餘。

從價格面看,金價一路高漲至前所未見的區間,儘管短線漲勢可能稍歇,但支撐金價上行主因仍在。各國央行仍將持續分散儲備資產,投資人也有加碼空間,目前全球黃金ETF持有規模距2020年高峰仍有差距。高盛估計,即使僅有1%民間美債資金轉向黃金,金價就可能漲到每英兩5,000美元。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