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民間股神林園多次力薦、一度締造千元一粒仍難求市場奇觀的片仔癀,近日正式揭開了業績神話破滅的序幕。
與此同時,片仔癀的價格也不再堅挺,甚至出現低於官方定價的「倒掛」情況。
從千元一粒也難求到價格「倒掛」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至2020年間,片仔癀錠劑零售價通過19次提價從325元漲至590元,2023年5月又逆勢提價至760元,創下近二十年最大漲幅。產品終端的回收價還曾在2021年被炒到高達1600元/粒。
近日,據海報新聞報道,記者在濟南某藥店了解到,目前片仔癀錠劑的銷量並不樂觀,價格也出現下跌,「去年還能賣800多元一粒(3g),去年底到今年初能賣到原價760元一粒,現在還能在原價上給你打個折扣。」
某連鎖藥店的店長表示,由於價格偏高,今年片仔癀錠劑的銷量降低,「一個月可能也賣不了幾顆。」
此外,如今在一些電商平台上,片仔癀錠劑每粒零售價與官方設定的760元零售價出現倒掛,甚至有的售價低於600元。
三季報營收凈利雙降
4年間市值蒸發1800億元
作為擁有國家級絕密中藥配方、傳承數百年的老字號葯企,片仔癀此前憑藉核心產品的稀缺性與品牌影響力,自2015年起連續十年保持高速增長,市值曾一度躋身A股中藥企業前列,成為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眼中的「中藥茅」。

然而,公司在10月17日披露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卻以營收、凈利雙降的表現,終結了這一持續十年的增長態勢,也讓市場對其核心業務韌性與未來發展路徑產生深度質疑。
根據報告,片仔癀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42億元,同比下降11.93%;歸母凈利潤21.29億元,同比下降20.74%,凈利潤降幅顯著大於營收降幅,盈利能力持續承壓。
聚焦單季度表現,通過季度數據推算,今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0.63億元,同比下降26.12%;歸母凈利潤6.87億元,同比下降28.83%,兩項核心指標同比降幅均擴大至25%以上,業務端壓力不斷加劇。
從業務結構看,作為公司壓艙石的醫藥製造板塊成為業績下滑主因。
財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醫藥製造板塊實現營收40.16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54.09%,但收入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減少7.51個百分點至59.38%。
其中,核心產品片仔癀系列的表現尤為低迷。前三季度,作為公司核心品類的肝病用藥營收38.80億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也同步降至61.11%,較上年同期減少9.68個百分點。
肝病用藥品類長期以來都是支撐片仔癀高增長的關鍵,其營收占醫藥製造板塊比重超95%,堪稱半壁江山,如今這一核心品類業績下滑,直接動搖了公司增長的根基。
在三季報披露後的首個交易日,片仔癀10月20日股價低開5.78%,當日收報187.09元/股。截至10月24日,片仔癀股價繼續走低至180.72元/股,總市值縮水至1090億元。
與2021年超2900億元的市值巔峰相比,片仔癀4年間市值蒸發超1800億元,縮水幅度達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