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 11 月

自己作死了 中國這一行業倒閉觸目驚心

這些年出門轉悠,總覺得街邊少了點剪刀嗡嗡的動靜。以前小區門口那家小店,周末人擠人,現在走過去一看,門上貼著轉讓紙條,裡面空蕩蕩的。理髮本是大家每月都得辦的剛需,電商也搶不走這碗飯,可為什麼2024年全國倒閉的店超30萬家?這不是客流問題,也不是網購衝擊,而是行業自己踩了雷區。

倒閉潮數據觸目驚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理髮行業本該穩當,這幾年卻栽了大跟頭。根據企查查數據,2023年全國註銷的理髮相關企業超過3.1萬家,新註冊的卻只有不到2.2萬家,這凈流失的數字已經敲響警鐘。到2024年9月,國內理髮企業總數雖有129.13萬家,但關店速度更快,不完全統計顯示全年倒閉超30萬家。尤其一線城市,閉店率直奔18%以上,三四線更不用說,社區店一家接一家關張。不是疫情餘波,也不是經濟大勢單方面壓頂,而是積累的內部矛盾爆發了。

從2018到2020年,行業還熱火朝天,每年新增近17.6萬家店。那時候鄉村青年學手藝進城,覺得這行門檻不高、需求穩,蜂擁而至。結果供大於求,2021年後市場飽和,存量店開始掉隊。2024年前三季度,註銷吊銷企業就達22.4萬家,這不光是小店扛不住,大連鎖也跟著晃蕩。西安有理髮師直言,房租水電員工工資堆起來,月月壓得喘不過氣,收入跟不上開銷,只能關門。

自己作死了   中國這一行業倒閉觸目驚心
這潮水退去,暴露了浮躁。以前總覺得理髮是長青樹,現在看,盲目擴張留下的爛攤子太多。2024年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美髮投訴占售後服務大頭,合同糾紛排第二,質量問題第三。這些數字不是空談,而是老百姓實打實的反饋。行業從高峰114.4萬家滑坡到現在,凈減少的店面讓街頭空了不少位子。

推銷價格亂象成主因

而關店的鍋,不能全甩給外部,得從自家身上找。首要問題是過度推銷和預付費陷阱,這直接把顧客逼遠了。2024年中消協十大維權熱點裡,「職業閉店人」排第一位,好些理髮店老闆僱人捲款跑路,留下一堆辦卡的冤大頭。消費者充值幾千塊,店一關,錢打水漂,投訴電話打爆。央視曝光過,湖南一女子染髮被忽悠升級服務,加錢後顏色不對頭,重染還得掏腰包,最後店跑了,她追著維權半年。

自己作死了   中國這一行業倒閉觸目驚心

價格亂象更氣人,街邊快剪十塊錢搞定,進商場店六十起跳,燙染護理一趟上千,甚至兩千,這對普通工薪族是多大負擔?2024年消協報告,價格問題占投訴4.48%,虛假宣傳6.6%。商家總愛打「充五千送兩千」的幌子,聽著便宜,實際卡里錢用不完,店倒了就血本無歸。北京一中年漢子剪個頭,被推銷護髮素和會員,結賬超預算兩倍,從此不進門。技術服務也拉胯,顧客要齊耳短,剪成光頭;染亞麻金,出橙黃,頭髮還傷。2023到2024年,質量投訴佔21.44%,不少人上網吐槽,剪丑了哭,染壞了賠錢,信任一下崩盤。

而這些毛病不是孤例,而是行業通病。供過於求下,店家為搶客玩命降價或抬價,結果兩頭不討好。社區店標中高端價,五十一剪嚇跑居民;高端店裝修奢華,服務卻跟不上,顧客進門就退。推銷還變本加厲,剪頭時嘴不停,護理神仙水吹上天,成本幾十的產品賣幾百。老百姓不是傻子,吃一塹長一智,現在寧願在家自剪或找路邊攤,省心省錢。

自己作死了   中國這一行業倒閉觸目驚心

規範自律方能破局求生

而這場倒閉潮雖猛,但也給行業敲醒鍾。破局關鍵在規範自律,回歸技術和服務本位。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掛牌督辦重點問題,地方部門查封違法店,罰單開出不少,老闆們得長記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強調,預付消費得簽合同,金額別超合理用量,充值後儘快消費。

店家別總盯著辦卡錢,得想想怎麼留住回頭客。社區店定位低價快剪,二十三十塊,乾淨利落;高端店走精品路線,靠作品說話,不靠話術忽悠。2024年湖南一髮型師火了,只收基礎費,剪准需求,顧客排隊上門。

長遠看,行業規範化是出路。連鎖化程度提高,品牌店月銷五到七萬的佔九成以上,靠標準化管好質量。2025年上半年,監管加強,投訴處理更快,信任慢慢回暖。老百姓消費理性了,商家自律了,市場就穩。最終,理髮店還能重現街頭熱鬧,但前提是別再自亂陣腳。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