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 11 月

又一個瘋狂擴張的時代終結了

       中國地鐵,正在經歷史上最寒冷的冬天。

       10 月最新數據引爆輿論:全中國城市地鐵客運強度連續 8 個月下滑,超過 2/3 城市不達標!多城地鐵規劃被國家層面直接按下暫停鍵,審批接近「冰封」。

       在房地產暴雷、財政緊縮的大背景下,這場持續二十年的地鐵狂飆,終於走到頭了。

客流連續 8 個月下跌!多數城市「養不起地鐵」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5 年 10 月全國軌道交通平均客運強度僅 0.804 萬人次/公里·日,同比再跌 5.7%。

       更糟的是——

       從 3 月到 10 月,客流強度連續八個月負增長,跌跌不休。

       按國家要求,想要申報新地鐵,客運強度必須 ≥0.7。

       但全中國 50 多個地鐵城市裡,真正達標的不到三分之一。

       超過 1 萬的「頂流城市」只有 8 個:深圳、廣州、上海、北京、長沙、西安、哈爾濱、蘭州。

       也就是說——

       大多數城市運量不夠,地鐵根本跑不滿。

       地鐵擴張狂飆 15 年,如今集體「熄火」

       從 2008 年到 2023 年,中國地鐵建設像被按了快進鍵:

       2008 年前:全中國只有 10 個城市有地鐵

       2015 年:突破 20 城

       2019 年:突破 40 城

       大量城市「只要有錢,就造地鐵」

       原因很簡單:

       地鐵能拉動土地價值,土地能反哺地鐵,越造越賺錢。

       這是當年最穩定、最順暢的一門「生意」。

       但到了 2024 年,這條黃金鏈徹底斷了。

       各地申報新一輪地鐵規劃,但獲批者寥寥,甚至整個審批節奏幾乎停擺。

       據統計:全中國至少 20 多城排隊,但只有成都過審。

       寧波客流強度只有 0.45,直接被發改委「勸退」。

       青島、洛陽、新寧等城市同樣因客流偏低、效益不足而被暫停。

       哈爾濱更是因為債務率爆表,地鐵規劃直接被否。

       一句話:

       國家不允許「想建就建」了。

       地鐵賺錢時代結束:土地財政崩裂,一夜失血

       過去地鐵為什麼瘋狂擴張?

       因為「軌道+物業」模式威力巨大:修地鐵 → 地價漲 → 賣地賺錢 → 反哺地鐵 → 再修地鐵。

      以深圳地鐵為例:

      票務收入:36 億元

      房地產收入:160 億元(是票錢的 4 倍以上)

      但 2022 年起,房地產行情崩了。

      房價不漲,地賣不出去,政府沒錢,地鐵也沒人補貼。

      於是地鐵公司紛紛開啟「節衣縮食」:

      佛山:提前 30 分鐘收車、拉大發車間隔、站廳昏暗、電梯停開節能。

      昆明、重慶:直接漲價。

      廣州:通過改票價規則實現「隱性提價」。

      乘客吐槽:「花更多錢,享受更差服務。」

      巨額虧損集體暴雷:26 城虧損,4 萬億債務壓頂

      根據中房網數據,2024 年全中國 28 個地鐵城市中,扣除補貼後——

      有 26 個城市地鐵虧損!

地鐵建設熱潮背後的債務隱憂:28城虧損總負債達4.3萬億– 普通話主頁

(示意圖)

      幾個典型數字讓人震驚:

      深圳地鐵虧損 334.6 億

      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虧損 216 億

      青島虧損 88 億

      成都虧損近 70 億

      寧波虧損 75 億

      負債更誇張——

      全中國地鐵公司負債總額超過 4 萬億元!

      武漢地鐵負債超 2000 億,單利息一年就要 100 億。

      蘭州地鐵負債率最高,達到 82%,幾乎無力回天。

      地鐵已經從「城市引擎」變成「城市最重的包袱」。

      成本嚇人:地鐵不是想養就能養的

      為什麼地鐵越多城市越窮?

      答案很現實:成本太離譜了。

      建設成本:每公里 7~10 億,中部西部一樣貴

      上海 19 號線單公里造價高達 20 億元。

      地鐵一條線下來就是幾十上百億。

      運營成本:光電費都能嚇哭你

      北京地鐵一年運營成本近 150 億:

      電費:10 億

      維修:8 億

      人工:30 億

       折舊:80 億

       加上其它費用,一年 150 億跑不了。

       客流不足,房價不漲,債務不斷擴,虧損註定

       房地產暴跌後,人不來、城不擴,原本依賴土地反哺的模式崩塌,盲目擴張的後遺症一次性爆發。

       結論:中國地鐵泡沫,正在退潮

       今天的中國地鐵行業,正站在巨大轉折點:

       客流持續下滑

       大擴張戛然而止

       房地產反饋機制 崩塌

       高成本+高負債+高虧損

       地鐵從「城市名片」變成「財政黑洞」

       未來地鐵不會消失,但會徹底告別過去那個狂飆時代。

      「想建就建」、「越造越賺錢」將成為歷史。

       中國地鐵正從擴張期進入 存量運營、收縮成本、漲價自救 的新階段。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