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吃7億頭豬
中國是全球豬肉最大消費國,每年吃掉多達7億頭豬,消費量超過5千萬噸,吸引大量中國公司投入養豬業,但隨著業者養豬規模快速擴張,在中國各大產業廣泛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也出現在養豬業,加上疫情過後,中國經濟不振,豬肉需求大幅下降,豬肉價格也因此急遽下降。
中國政府先前召集了國內最大的養豬戶,討論削減產量的措施,這是中國政府為應對供應過剩和提振價格而採取的最新行動。 中國農業部向有關企業發出的通知,要求牧原食品、溫氏食品等25家農業公司赴北京召開會議,討論控制產能的計劃,並呈報他們至今為止採取的措施。
中國農業部畜牧處表示,與會養豬企業必須事先公布明年1月時要減養多少母豬數量的具體目標,以及接下來幾年的養殖計劃。 參與這場會議的還包括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地。 中國已要求養豬企業減少今年的豬只數量,以因應供應過剩,並解決通貨緊縮壓力。 過去12個月豬肉批發價格下跌約25%,因經濟持續放緩,豬肉的消費需求大幅下降。
養豬場擴張致供給過剩
中國是全球最大豬肉消費國,他們的需求成長推動了養豬場的擴張和現代化,但近年來由於經濟疲軟,消費量下降,導致豬肉生產過剩,價格暴跌。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表示,近期中國豬肉消費量已無成長空間,中國目前的需求穩定,不太可能進一步成長。 朱增勇也提到,今年企業不宜擴大豬只養殖規模,而是該集中精力降低成本,提高養殖效率。
2024年,北京將全國正常保留種母豬的目標數量從4100萬頭下調到3900萬頭,並推出了控制全國豬只生產能力的法規。 朱增勇表示,豬只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在全年持續給豬肉價格構成壓力。
朱增勇預測,到2025年,豬肉進口將從去年的107萬噸進一步下降,對內髒的需求則保持不變。 2024年,中國豬肉及內臟進口下降15.7%,連續第4年下降,原因是該產業面臨市場供應過剩的問題。 朱增勇預計,2025年豬只屠宰量將比2024年增加,而平均價格則會降10到20%。

中國養豬戶嘆,現在豬肉是賣也虧,不賣也虧。 (路透數據照)
豬價多殺多 十月份零售出現崩盤價每公斤8.8元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豬肉市場持續低迷,價格繼續下探,創下4年新低。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數據,截至11月20日,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7.94人民幣,和前幾周相比稍有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
北京1家連鎖超市員工接受中媒訪問時透露,這家超市最便宜的豬肉打折後優惠價已達每斤7人民幣,創下今年以來最低紀錄。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超市內最便宜的豬肉原價是每斤8.99人民幣,消費者若是一次購買5斤以上,可獲得每斤7人民幣的價格,並直言,每斤7人民幣已經相當於批發價了。
部份中國外流的影片披露,在河北等地方,大型養豬戶用貨車運載到各鄉間,不計代價出清豬肉,豬肉零售價格甚至跌到每斤1元人民幣(約每公斤8.8元)的低價,農民養殖戶哭喊活不下去。
價格戰的情況在養殖端更為嚴峻,1名河北的任姓養豬戶透露,10月份,中國產業通行的標豬,即標準上市體重的肉豬,收購價已跌至每斤約人民幣5元多,這是近4年以來的谷底。
卓創資訊生豬行業分析師鄒瑩吉指出,今年以來,豬價整體呈現震蕩下滑後,加速下滑的走勢,創下了近4年新低。 至於中國豬肉市場何時能復甦,浙江大地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分析師認為,當前庫存壓力還未有效緩解,供給強、需求弱的主線格局延續,豬價反彈空間預計有限,豬價連續下探,各環節養殖利潤普遍進入虧損狀態。

中國豬肉價格低迷,創下了近4年新低。 (歐新社資料照)
中國22家上市豬企累積負債新台幣1.65萬億元
過去1年,豬肉價格暴跌21%以上,養豬戶平均每頭豬損失162人民幣。 豬價低迷的情況下,業者直言,中國大型養豬集團的日子很難過,正面臨生存危機。
貴州1名養豬戶指出,生豬交易價格一天一個價,越賣越虧。 另外也有養豬戶稱,現在是「賣也虧,不賣也虧」的情況,自家的豬成本高,一頭豬虧2、300人民幣,現在的行情已經不是「賺多賺少」,而是只要能「少虧一點就是勝利」。
任姓養豬戶表示,集團降價將價格壓到5元多人民幣,拋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變現,讓資金快速回籠,以償還高額營運成本和銀行貸款。 而許多業者因為豬只行情不好、賣不出去,在極低的價格下虧損嚴重,正面臨資金鏈壓力和倒閉風險。
數據顯示這種壓力已經達到極限,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22家上市豬企累積負債3720.47億人民幣,其中多家公司負債率超過70%,部份企業的短期債務壓力已達到現金流的數十倍。
任先生預估,目前的低價將迫使市場進行大規模產能淘汰,預估在10月到12月這3個月內產業將淘汰150萬到200頭母豬。 他也同時警告,將有一大批公司會虧損,甚至是倒閉。
展望前景,中國豬業公布的數據顯示,2026年生豬價格恐「更加低迷」,可能跌至每斤5到5.5人民幣。
分析師指出,從需求端來看,中國今年豬肉消費旺季表現不振,十一、中秋假期的消費需求已經釋放,接下來將迎來短暫的消費淡季,很難指望豬肉消費大幅成長以支撐價格。

除了豬肉價格、債務危機之外,豬瘟疫情也持續威脅中國養豬業。 (法新社數據照)
中國豬場出現新病毒 染病豬會腹瀉不止
除了豬肉價格、債務危機之外,豬瘟疫情也持續威脅中國養豬業。 任姓養豬戶指出,現在疫情仍是養豬業最大、最急迫的威脅,其中非洲豬瘟就在養豬場里,病毒已經擴散幾年了,逐漸弱毒化,未發病的時候都沒事,一旦發病將是滅頂之災。
中國也出現另一種病毒,已在市場引發恐慌,9月開始,中國社交媒體傳出廣東、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等5個省份養豬場檢測出蓋塔病毒(GETV)。 這種病毒會讓豬只腹瀉不止,呈現明顯共計失調的癥狀。
廣州豬肉攤嚴姓攤主表示,感染了蓋塔病毒的豬肉價格很便宜,河北有的地方賣每斤2人民幣),大嘆,哪有人願意虧本做生意,2人民幣1斤的豬肉白送都不敢吃,呼籲在豬瘟疫情的陰影下,消費者也應警惕價格過於低廉的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