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藏政局异动?中国解禁日海产未经习拍板
中国于2023年8月以福岛第一核电厂核处理水排海为理由,全面停止进口日本海产。 封禁快2年后,中国海关今年6月底宣布有条件恢复日本海产进口。 日经亚洲评论指出,中国对日海产政策变化,与巩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政权的环保派官员出现人事异动有关,且这份中国海关松绑日海产禁令的公告可能并非由习近平主导,而是中国国务院的总理李强。日经亚洲10日评论指出,中国海关6月29日晚间宣布,将允许来自日本47都道府县中的37个地区的海产重新出口到中国。 不过,针对福岛、宫城、茨城、千叶、新潟、栃木、埼玉、群马、长野和东京等10个都县的进口禁令仍然维持。中国对日海产政策 背后藏环保派崛起与政局转变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事实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政府不管是下海产禁令,还是松绑进口限制,这些变化都与北京政局动态息息相关,而近年迅速崛起,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环保派”官员,正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环保派成员通常会从维护习近平集权的角度出发,做出相应决策。 习近平政府长期倡导重视环境这个政治口号。 因此,众多与环境相关人士在2022年10月的中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拔进入中共权力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等党内核心职位。中国于2023年8月以福岛核处理水排海为由,禁止进口日本海产。 大约一年后,中日2024年9达成共识放宽禁令,但北京却在此时保持低调与沉默。 直到8个月后,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宣布,中国已同意启动恢复日本海产的相关程序。 之后,中国海关2025年6月29日晚间宣布,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海产进口,不过巧妙的是,不只公布的时间选在周日深夜,而且松绑禁令是毫无预告地立即生效。习近平亲信李干杰 一路崛起至党内高层推动日海产禁令而这些变动的时间点,在中国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