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5 10 月

中國

中國

知名女星嫁豪門 30萬鮮花鋪路 宋祖英朱時茂捧場

北京漁陽國際滑雪場變身花海。新娘曾格格的婚紗拖尾掠過30萬朵鮮花鋪就的紅毯,父親將她的手交給新郎李陽時,央視主持人畢銘鑫宣布禮成。這場婚禮的雪山背景與奢華布景耗資超千萬,新郎父親李偉傑的漁陽集團資產達50億元,2007年曾登胡潤富豪榜。嘉賓陣容碾壓頒獎禮。宋祖英身著香檳色禮服低調入場,朱時茂作為證婚人調侃「新人像雪場廣告」。滿文軍被臨時拉上台清唱《懂你》,56歲的他黑色T恤配休閑褲,嗓音依舊穿透全場。大媽獻花環節引發掌聲,網友感嘆「灣區演唱會都請不動這陣容」。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新娘曾格格轉型幕後。她主演的《開羅宣言》等影視作品積累人氣,近年轉型製片人。婚禮現場播放其商業項目路演視頻,伴手禮盒印有「格陽傳媒」標誌,凸顯從演員到商界女強人的蛻變。豪門婚姻引發熱議。李家旗下房地產、旅遊、汽車產業覆蓋京津冀,滑雪場婚禮被指為產業引流。網友翻出霍啟剛郭晶晶案例對比,擔憂女星嫁豪門的婚姻穩定性。喜帖燙金工藝被曝單價超百元,賓客回禮包含滑雪場終身會員卡。場外婚禮禮成之後,新郎在自家酒店招待賓客。而此時主持人則邀請歌手滿文軍為大家獻唱助興。滿文軍復出波折成焦點。這位前青歌賽冠軍因醜聞淡出舞台,如今靠婚宴演出維持生計。清唱環節被贊「教科書級現場」,但直播彈幕持續刷屏「珍惜羽毛」警示語。朱時茂擁抱鼓勵的畫面成為全場最戲劇性瞬間。婚禮暗藏商業版圖。婚宴使用的滑雪場正籌備上市,李陽將接手家族文旅板塊。曾格格製作的紀錄片《冰雪奇緣》同步發布,夫妻聯姻被看作娛樂資本與地產資本的深度綁定。這場雪山婚禮折射出娛樂圈與豪門的共生法則。當滿文軍的歌聲回蕩在冰天雪地中,30萬朵玫瑰的香氣里,摻雜著資本、名聲與重生的複雜味道。...
中國

人民日報翻車,網民們不好糊弄了

10月9日,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文稱,應當剎住網路「挑動負面情緒」之風,尤其是「惡意挑動對立」,引髮網友嘲諷。近期,中共中央網信辦發通知稱,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整治惡意挑動負面情緒問題」專項行動。對此,人民日報文章聲稱,最典型的挑動負面情緒就是「對立」,如「借社會熱點事件強行關聯身分、地域、性別等信息,標籤化、污名化炒作,挑動群體間矛盾」等,引髮網友吐槽。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網友紛紛質問:「先要問下,為何這麼多人有負面情緒呢?」「正人先正己, 負面情緒的源頭是哪?」「實話實說,本地受災情況,被當地媒體直接刪除怎麼說?」「不管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那都是老百姓切身自己體會的。哦,那是那是人挑動的嗎?」「城鄉養老差距這算事實還是別有用心?」「奧州女(楊蘭蘭)是真能量,還是負能量?」「惡意討薪,惡意回家,是不是挑動負面情緒?先把這些人大代表和專家辦了唄」。更有網友嘲諷:「又一次給了廣大群眾一個膠帶」「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越來越多的人說實話,它們那一窩害怕了」「用人民賦予的管理權又在威脅恐嚇?會不會有點尷尬?」「以後不敢說話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只能笑不能哭」。10月9日,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文稱,應當剎住網路「挑動負面情緒」,圖為冤民在北京上訪。(網路截圖)(網路截圖)(網路截圖)有網友更直言:「2025年,挑動負面情緒排第一的是:法院;第二名是:養老金繳費基數;第三名是:人均薪酬」「懷孕送外賣是正能量,問她為啥送外賣就是負面情緒」「對他們不利的都是負面情緒」「社會公平了,就沒有負面情緒了」。近年來,隨著中共特權階層越來越恣意的掠奪社會資源,壓榨民眾,製造冤案,大陸民眾越來越看清中共極權、自私的本性...
中國

中國用美國的魔法對付美國

川習會預計月底登場,美中持續較勁。針對美方將對中國籍與中國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中國交通運輸部今天公告,將對美國船舶收取港口服務費,每噸費用比美方收費還高,而且祭出分階段累加制,反制美方逼迫談判意味濃厚。中國交通運輸部官網10日發布「關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公告」。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公告說,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關於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將對中國企業擁有或經營的船舶、中國籍船舶及中國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嚴重違背了國際貿易相關原則和中美海運協定,對中美間海運貿易造成嚴重破壞。公告表示,根據中國「國際海運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對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擁有船舶所有權的船舶;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營運的船舶;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25%及以上股權(表決權、董事會席位)的企業、其他組織擁有或營運的船舶;懸掛美國旗的船舶;在美國建造的船舶,由船舶掛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機構負責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公告指出,對上述船舶,按航次計收船舶特別港務費,分階段實施,具體收取標準如下(不足1凈噸的按1凈噸計):一、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人民幣400元計收;二、自2026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人民幣640元計收。三、自2027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人民幣880元計收。四、自2028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人民幣1120元計收。公告表示,船舶在同一航次掛靠多個中國港口的,僅在首個掛靠港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後續的掛靠港不再收取。...
中國

中國越來越「明目張胆」了,釋放「戰略信號」?

中國對俄羅斯的軍事援助越來越不遮遮掩掩了。近日,烏克蘭情報部門懷疑中國正在以衛星情報的方式暗中支援俄羅斯的空襲行動。10月5日晚,俄羅斯對烏克蘭西部發動了大規模空襲:496架無人機與53枚導彈齊上陣,造成5人死亡與基礎設施被嚴重損毀。湊巧的是,當天晚上,至少有三顆中國「遙感」系列的軍用衛星正好也出現在這一區域的上空。烏克蘭專家表示,這樣的「同步」恐怕不是偶然,而是地緣政治上的默契。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烏克蘭前副總參謀長羅曼年科(Igor Romanenko)將軍表示,中國衛星出現在俄羅斯襲擊的區域並非巧合,而是中國「有意配合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情報官員奧列克桑德羅夫(Oleh Alexandrov)則指出,有跡象顯示中俄在衛星偵察上已建立了高層次合作,以幫助俄軍更精準地鎖定目標。世界報表示,北京方面在表面上依然保持「中立」的姿態。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責中國向俄方提供火藥與武器,甚至指責中國在俄羅斯境內設立工廠,但中俄雙方都沒有公開回應。根據衛星觀測網站Heavens-Above的數據,10月5日凌晨至中午,中國的四顆「遙感」系列衛星多次掠過利沃夫的上空,這個系列的衛星具備光學、雷達及電子偵察能力,可在七百公里的高空窺探地面的動態。不過,也有烏克蘭專家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目前僅能確定這些衛星確實經過烏克蘭上空,但是否向俄方傳輸數據尚無實證。有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介入更像是一種「戰略信號」。通過頻繁的太空活動,北京向西方展示了其強大的情報能力,同時又避免直接捲入戰爭:這樣,既幫了「老朋友」一把,又不失「和平中立者」的形象。...
中國

曝習下動員令 元老挖牆角 四中全會或現倒戈場面

中共四中全會召開在即,最新人事調動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有爆料說,習近平已派親信向習派中央委員下達所謂的「動員令」,要求他們在四中全會上「與分裂勢力作鬥爭」,而中共元老與張又俠則對習公開「挖牆角」,打算策反一部分習家軍官員倒戈。習近平下達動員令 元老公開「挖牆角」種種跡象顯示,中共黨魁習近平目前已經處於劣勢,但他依然不甘心乖乖交權與退位。日前,據海外自媒體人「曉說家」爆料稱,習近平最近正通過親信以「一對一口頭傳達」的方式,向每個習派的中共中央委員下達所謂的「動員令」,及強調他們要堅持「兩個確立」、「兩個維護」,還要求他們在會上「與分裂勢力作鬥爭」。旅美時評人唐靖遠在其自媒體節目中分析指出,這份動員令沒有書面記錄,專門防止留下證據,恰恰說明習近平對所謂習家軍陣營的忠誠度並不放心,他擔心的不是中共黨內敵對派系的公開衝突,而是擔心身邊人的臨陣倒戈。據曉說家爆料,中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前中共黨魁胡錦濤和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汪洋等中共元老核心們,在公開「挖牆角」,他們準備在中共四中全會前對習近平陣營的六個關鍵人物——中共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丁薛祥、副總理陳吉寧、北京市委書記尹力、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李書磊以及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敏爾,進行策反倒戈。他們六人橫跨中辦、地方、技術官僚和習近平接班梯隊,一旦其中幾個人出現思想鬆動,那麼中共四中全會的政治版圖或許就將出現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倒戈效應。因為在中共黨內鬥爭的歷史上,真正能決定勝負的恰恰是關鍵時刻的內部倒戈。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舉例來說,在1976年,華國鋒在一夜之間就拿下了「四人幫」,靠的就是葉劍英和汪東興等人的臨陣倒戈,而鄧小平在1980年代能重新奪權,也正是因為華國鋒...
中國

正妹穿火辣中空裝 大媽眼神超有戲反成焦點

最近一段於香港的短片在社交媒體間瘋狂流傳,一名辣妹穿著火辣搭乘地鐵,引起網友高度關注,影片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同一節車廂內的某位大媽死死盯著辣妹,流露出既羨慕又無奈表情,眼神超有戲。從畫面中清楚可見,一名年輕女子上身穿著清涼的小可愛,搭配超短迷你裙,將她曼妙的身材曲線展露無遺,鏡頭亦捕捉到,這名正妹後方的大媽目光直勾勾地注視著她,臉上交織著欽羨與不可置信的複雜表情,如此大膽的地鐵穿搭成為網上熱門話題,部分網友大讚正妹性感穿搭,直誇「美得令人屏息!」「身材比例近乎完美」「旁邊阿北看到眼珠都快掉出來了」。然而,也有部分人無法認同,認為在地鐵這類公共場所,沒有必要穿得如此張揚惹眼,甚至批評衣著過於暴露,「性感跟暴露是兩回事,那個是暴露」「不明白為什麼要穿成這樣給別人看」「就算有身材,也不要這樣穿著」。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儘管眾人對女子穿著看法兩極,但更多的網友則將「焦點」放在後方大媽的反應,笑稱她「全程緊盯不放」,眼神充滿了「嫉妒、羨慕、恨」。不過,網友也隨即起底正妹真實身份,發現她來頭不簡單,曾多次入選《FHM》(男人幫雜誌)的「全球百位最性感女性」排行榜。原來這名吸睛的正妹是菲律賓的知名網紅、女模瑪娜巴特(Jahziel Ruiz Manabat),在臉書上累積破300萬的追蹤者。進一步檢視她的個人社群頁面,可以得知她並非僅僅在搭地鐵時穿著性感,同樣也以火辣穿搭在香港其他區域四處取景。香港地鐵近期似乎成為性感網紅的熱門取景地,因此,部分網友認為,這些街拍照應該是瑪娜巴特精心策劃的街頭時尚攝影作品,而非單純的日常紀錄。女模瑪娜巴特穿著性感小可愛、短裙搭地鐵,後方大媽死盯著她,露出羨慕又忌妒的表情。(翻攝IG@jazzzmanabat)...
中國

5歲男童在幼兒園被戳瞎 監控「自覺」壞了

10月11日,江西瑞昌市教育局發布通報,回應2024年11月18日民辦睿童幼兒園一男孩被同學「誤傷」一事。通報稱,園方已支付27萬元治療費,後續費用可通過協商或司法途徑解決。10月12日,受傷男童的媽媽魏女士接受了大河報《看見》記者的採訪,她證實,涉事幼兒園已於今年6月底關停。孩子的視力目前看遠在0.4至0.6之間,但看近時若不佩戴特殊輔助眼鏡,仍處於失明狀態,且該損傷為終身不可逆。目前,她帶孩子正在前往上海複查,她要求教育局繼續跟進,查明事發原因與園方救治過程,明確責任。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她同時表達了對教育局通報中個別措辭的不認可,她表示,在事發監控缺失、警方調查尚無定論的情況下,教育局通報直接將事件定性為同學「誤傷」並不嚴謹。最新:正在前往上海複查「9月中旬開始,孩子的眼睛出現發紅、發癢的不適癥狀,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結膜炎並用藥後,情況並未好轉。由於孩子眼內還有縫合線未拆除,我擔心目前的癥狀是由於縫線脫落摩擦眼球,或是後遺症加重了。」魏女士說,孩子目前發展到「玻璃體後脫離」了,所以去上海檢查。這並不是魏女士第一次為孩子的眼睛遠赴上海求醫。2024年11月18日,她的4歲兒子在幼兒園被戳傷左眼,老師初步處理後未及時將孩子送醫,也沒聯繫家長。魏女士得知已是兩個小時後,園長為了消腫給孩子眼睛塗抹了豬油。她告訴記者,在當地醫院初診時,左眼已處於「看不見」狀態,醫生建議轉院,初步診斷結果為外傷性白內障、角膜穿通傷,在上海醫院的診斷為左眼結膜充血、對光反應消失、晶體渾濁等。魏女士稱,經過兩次手術,經歷了約4個月的治療後,於2025年3月5日回家進行康復訓練。目前傷殘等級被評定為9級與10級共存,孩子左眼植入人工晶體,看近處必須佩戴特殊眼鏡...
中國

中國取得一項里程碑式成就 急切推進電網升級

在中國,最長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從西北偏遠地區延伸至人口密集的東南沿海,全長超3200公里,相當於從愛達荷州向紐約市輸送電力。這條線路始於中國西北的偏遠沙漠——那裡鋪設著大規模光伏陣列與風力渦輪機,發電量驚人。線路向東南蜿蜒,沿著山脈間的古老河道延伸,最終抵達上海附近、有6100萬人口安徽省,那裡也是中國多家頂尖電動汽車與機器人製造商的所在地。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這僅僅是其中一條輸電線路。目前中國已建成41條類似線路,每條的輸電容量均超過美國任何一條輸電線路。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採用的技術使其線路效率遠超全球絕大多數地區。這一成就的背後,既得益於中國雄心勃勃的國家能源政策,也是因為線路途經區域的民眾極少敢於反對——儘管當地居民表示,手持金屬魚竿時能感受到線路產生的靜電。「只要不在下面釣,魚線不要掛在桿上,基本上沒事,」空調維修工舒傑(音)一邊展示他剛釣到的一條大約15厘米長的魚,一邊淡定地說。中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技術,速度甚至超出了政府自身的預期與規劃,這使得中國對電力的需求變得無法遏制。中國新增汽車中半數為新能源汽車,約4.8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網也全部依靠電力驅動。今年4月,風電與光伏發電量佔中國總發電量的比例已超四分之一,這一里程碑式成就全球鮮有國家能夠企及。然而,這些清潔能源大部分產自光照充足、風力強勁的西部與北部地區,與人口密集、工業集中的區域相距遙遠。中國14億人口中超90%居住在東部,那裡白天多雲、夜間風力微弱、河流平緩,清潔能源開發潛力有限。因此,為將電力輸送至需求最旺盛的地區,中國在急切地推進電網升級。中國的中央規劃部門此前低估了國內風電、光伏產業的發展速度,如今正著手建設全球首個覆蓋全國的特高壓輸電網路。中國的電網擴張計劃...
中國

針對此事,中國使館發文猛批美財長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10月11日發文,指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針對中國和拉丁美洲國家合作發表挑撥性言論,批評其暴露美方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冷戰和對抗思維中國使館發言人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中拉合作契合彼此需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有力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地區國家和人民真心歡迎。反觀美國,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進行干涉和控制,霸權霸凌行徑昭然若揭。發言人指出,拉美和加勒比不是誰的「後院」,中拉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到第三方干擾。地區國家有權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合作夥伴。美方與其對別國友好合作挑撥離間、無事生非,不如多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發展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中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高管退高薪?中共最高法惹議

近日,中共最高法院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其中一內容為「上市公司的特別規定」,稱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高管要退回高薪酬 ,引發關注。9月30日,中共最高院發布的這個《徵求意見稿》,截止日期為2025年10月20日,內容共90條,其中有10條是「上市公司的特別規定」。該文件第85條為「違法薪酬退回」。規定稱:「上市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公司請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退回與其業績不相匹配的超出合理標準而獲得的薪酬或者股權、期權的,法院依法應予支持」。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該條規定引發了網友普遍批評,「不是應該公司破產、重罰高管甚至送進去坐牢嗎?咋還在討論退回薪酬?」「這還要討論?財務造假牟利不是要沒收並罰款嗎?」「薪酬不是造假的最大動力吧?用錯葯了!」「假上市是赤裸裸的詐騙,不是退回高薪問題,必須按詐騙犯來處罰!」「一個違法犯罪的事情,搞得小孩子玩遊戲一樣」。中國大陸上市公司頻頻爆出財務造假遭到處罰,但卻屢禁不止。統計數據顯示,僅2024年,中共證監會就對61起財務造假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有多家上市公司被爆出財務造假案件,其中不乏國資背景的知名企業。上個月,復旦復華、絕味食品、思科瑞、創意信息四家上市公司因虛增營收、虛假披露等違規行為遭到處罰。8月份,中共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唐高鴻網路股份有限公司(*ST高鴻)因持續9年虛構貿易業務、虛增營收近200億元,構成典型的欺詐發行,近日遭監管部門處罰1.6億元,並啟動強制退市程序。有分析稱,對造假責任人處罰太輕是屢禁不止的原因。今年北京市中級法院的一則判決顯示,恰恰是中共整個官方體制系統性縱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