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與民意脫節 即將面臨大罷免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國民黨自去年初成為國會最大黨以來,不斷利用其多數地位杯葛賴清德政府,但如今它即將面臨一場政治清算:從7月26日起,一系列罷免投票可能導致國民黨失去多數席次,讓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有機會重新掌控立法院。 金融時報駐台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在這篇題為「台灣曾經主導政壇的國民黨與民意脫節」(Taiwan』s once-dominant KMT falls 『out of step』 with the electorate)的專文中指出,這場罷免行動的起因,是一波輿論怒潮。國民黨的批評者認為,該黨正發動一場破壞台灣民主與主權的運動,為中國敞開大門。但國民黨否認相關指控,強調罷免案是民進黨在失去國會多數後,試圖奪權的手段。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本月在一場造勢活動中,將賴清德稱為「獨裁者」,一支反罷免廣告視頻則指民進黨是「輸不起就翻桌」。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 但在私底下,這個昔日的長期執政黨內部已開始反思,為何自2016年以來連續3次總統大選失利。1名國民黨高層指出:「在全國性大選中,人民最重視的是避免戰爭與維持現狀。信任誰來達成這點,是非常嚴肅的問題。」 該名國民黨高層坦承,「我們倡議兩岸和平,卻沒有獲得選民青睞—我們得出結論是,人民不信任我們來處理這件事。」 過去1年來,國民黨立委阻擋或凍結部分預算,包括防範中國威脅的國防經費。他們也試圖擴大立法院對行政部門的權力,引發大規模抗議。 國民黨立委還提出法案,主張台灣應該放棄將位於中國沿海的離島周邊海域列為禁限水域的作法,聲稱「兩岸尚未在法律上結束內戰狀態,但仍須維持非暴力的正常交流」,而法律上的模糊性有助於這類交流。 民進黨反對放棄台灣的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