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期货交易所统计,自今(2025)年4月1日举办「期心期力 期货商反诈治理评鉴活动」迄6月30日止,累计期货商通报网路期货诈骗案件共172件。观察6月期货诈骗案件,与5月相较,诈骗类型仍以非法地下期货及招揽开户交易最多,但出现两项值得注意的诈骗趋势:一、期货诈骗案件使用的社群平台,已从脸书延伸到另一近年来广受台湾网民喜爱的Threads(网民惯称「脆」);二、冒名期货商诈骗交易人个资的案件有增多的情形。
6月期货商通报网路期货诈骗案件共53件,较5月78件减少32%,但仍较4月案件数为高,推测其原因可能为,经过4月及5月期货商积极搜报检举期货诈骗案件奏效,致案件数减少。就诈骗类型来看,6月仍以非法地下期货及其他(招揽期货开户交易)占58%最多,其次为期货交易课程之非法期货顾问及代操期货占28%,冒名期货业占12%。
相关诈骗类型比重与5月相较,虽仅小幅变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冒名期货业诈骗案件占比提升,6月被冒名的期货商上升至3家。根据刑事局最新公布第1季网路诈骗态样,冒名机构的诈骗样态占逾七成最多,另数发部网路通报查询网统计6月诈骗样态,金融投资、身分冒充为通报件数第二及第三多,期货网路诈骗也呈现相类似的发展趋势。
诈骗者冒名期货商手法多元,除伪冒期货商官网网址外,尚有盗用期货商Logo、名称、图示等,伪装为期货商的下单APP,企图利用合法期货商名义,诱骗交易人点选下载、盗取个资,实际可能为诈骗平台或恶意程式;另有冒名期货商发送电子邮件,伪冒为该公司资安系统通知客户帐户存有潜在风险,提供验证连结并要求客户在24小时内完成身分验证,但该连结实为诈骗网址。所幸在期货商防诈意识提升下,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阻断该诈骗进行,并于期交所「期货商反诈骗联防行动专区」分享该类案件,提醒交易人注意。
期交所举办反诈治理评鉴活动,鼓励期货商搜报网路期货诈骗案件并建置「期货商反诈骗联防行动专区」,提供期货商即时分享及通报诈骗案件,目的即是希望让民众了解当前最新期货诈骗手法,提升防诈意识与应对能力。依据期货商迄今搜报三个月的案例来看,期交所提出两项呼吁:
选择合法期货商才是王道。社群平台上免费、获利的广告贴文虽极具诱惑力,但只有合法期货商才能保障交易人权益。网路上提供不明来源的连结、加Line,或接到期货商或业务员Email或Line等,均应予以查证,且应避免立即回复或点选。
民众可上期交所网站(路径:交易制度/期货商名册)或中华民国期货业商业同业公会网站(路径:相关连结/会员名册),查询合法期货业者之基本资料及电话。
期交所反诈骗专区亦提供各期货商之反诈骗电话专线,可以电话向期货业者查证。此外,数发部设有「网路诈骗通报查询网」可提供民众贴上网址初步查询是否疑似诈骗内容,经过上述查证后,再决定是否依其要求办理,避免踏入诈骗陷阱。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