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 {background: rgba(#EFEFEF,0.3);font-size: 19px;line-height: 1.6;padding: 24px 75px;margin-bottom: 30px;position: relative;}blockquote::before {content: \”\”;background: #C4181F;width: 95px;height: 2px;position: absolute;top: 0;left: calc(50% – 47.5px);}@media (max-width: 1023px) {blockquote {padding: 22px 24px;font-size: 18px;}}
经济 VIP 文章限时开放
今年以来,多家高级饭店将业务延伸到面向一般民众的摆摊生意。河南三门峡近日出现,下班时间一到,澳门天子饭店、金镰饭店、开元饭店等饭店的门口不约而同摆起摊子,黄花鱼、红烧排骨、凉拌牛肉全都摆在塑胶盒里。
在浙江也出现类似的情景:咸亨酒店试著把臭豆腐和酥鱼搬到路边,饭店经理表示,本来只打算周末试营业,没想到顾客天天问,后来干脆每天出摊;而绍兴银泰大酒店则是端出醉鸡、小龙虾、酥鱼等二十多道菜,早上七点开卖,三小时后就清空,平时一份要人民币五、六十的菜,现在能用不到一半的钱就带走。
有大陆网友分享,有一次出游时经过南京江宁珍宝假日饭店,发现饭店工作人员在饭店门口摆摊,贩售小龙虾等很多种类,有的菜已卖光,「现在经济不景气,大饭店这个走出来的新思路也不错。」
禁酒令一出 公务聚餐转趋低调
原本以高消费族群为主要客群的高级饭店,转身投入面向一般消费者,这股改变的趋势背后,是因为大陆星级饭店的生意变难,且比想像中还要来的快。陆媒「旅界」指出,今年以来,饭店的公务接待生意遭到重创,一部分的原因是「禁酒令」一出,很多地方都收紧了吃喝标准。
路透日前报导,中共中央、大陆国务院在今年5月印发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等,此后一些地方也推出针对公务员的餐饮指导。
近期,〈体制内聚餐遇紧箍咒,3人以上就违规?〉、〈公职人员8小时外同事聚餐,这些红线千万别踩〉等文章在大陆媒体平台上流传。一篇题为〈公职人员下班后和同事聚餐,算违规违纪吗〉的文章指出,3人以下普通聚餐一般没问题,最好选择大众价位的普通餐厅,避免在高档场所聚餐。
旅界指出,对于地方型的饭店来说,公务接待因为人数稳定、消费集中,曾是其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有些饭店平日的餐厅包厢几乎全靠公务消费支撑,但随著公务人员聚餐转趋低调,经营者只好换个方法,到门口招揽客人、销售平价菜品。
外企也减差旅费 饭店力求转型求生存
此外,不仅是中等、县级城市的公务消费下滑明显,受外企商旅、会议需求减弱,大陆一些一线城市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合思《2024中国企业差旅管控分析报告》指出,有超过60%的企业选择削减差旅预算;麦肯锡最新数据也显示,大陆企业过去三年差旅预算平均下滑15%-20%,科技、金融等行业甚至砍掉了30%以上。
券商中国此前报导,大陆证券产业为减少开支,除了薪酬总额缩水之外,在差旅费、接待费等办公支出方面也更加谨慎。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在2024半年报有差旅费可比数据的30家上市券商中,23家券商的差旅费支出都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过半券商的降幅在10%以上。
字节跳动、蚂蚁等网路大厂也修改员工出差政策,严控员工差旅费。例如,多名大陆网友此前透露,蚂蚁集团财保部门近期开始严查出差,杜绝某个职级以下的员工非必要出差,这也对饭店的经营造成不小的影响。
整体消费力下行,各家饭店为因应推出的摆摊服务,成为留住生意和人潮的手段之一,郑州一家饭店总经理表示,从6月24日开始,每天下午5点半到7点半,在我们准备出摊时,客人已经排队等了,成交近500笔,营业额超过人民币3万元。
该名总经理坦言,之所以外摆,还是因为饭店传统业务面临经营压力,住宿餐饮达不到预期,需要拓展新业务弥补收入。「天热了,社会上各种大排档和摊点人流扎堆,生意火爆,五星级酒店能不能做这样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