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以人民币21亿元(新台币86.1亿元)收购台资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上纬新材63.62%股份,成为绝对控股股东。双方业务协同方案待公布,智元机器人方面9日回应表示,「本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所定义的借壳上市」。
蓝鲸新闻报导,另外,就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即新材料与机器人,能否达成有效业务协同的问题,上纬新材证券部相关人员解释称,「公司现有部分业务确实会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后续具体的业务协同方案将在整合一段时间后对外公布。」
IT之家报导,上纬新材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合计收购公司 63.62% 股份,以本次股份转让价格每股人民币 7.78 元计算,此次控制权交易总价约 人民币21 亿元。
根据公告,智元恒岳拟以协定转让方式受让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24.99%股份,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合计29.99%。同时,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37% 股份,其中,SWANCOR 萨摩亚承诺以所持 33.63% 股份预受要约。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至少持有上纬新材63.62%股份,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21世纪经济报导,仔细研究方案发现,智元机器人距离借壳还非常遥远。该方案透过「协定转让+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避开全面要约收购的手法确实可称「巧妙」,但如果智元机器人真要借壳,这次收购并不是最划算的方案,未来要想实现资产注入,难度也仍然较大。
联储证券投行部并购业务负责人尹中余指出,目前来说应该只是要约(收购)的形式,并不存在借壳上市的可能。因为智元现在的条件并不成熟,如果是公司正常借壳上市,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应该是「买股(协议转让或证券市场买入)+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同时进行,现在的情况说明智元还是想靠两条腿走路。但也不排除借助上纬新材布局公司其他业务的可能性。
IT之家先前报导,以「天才少年」身分,加入华为的彭志辉于2022年底宣布离职,创业智元机器人。2024年8月18日,智元机器人举行「智元远征商用启航」智元2024年度新品发布会,带来了「远征」与「灵犀」两大家族共计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包括:远征A2、远征A2-W、远征 A2-Max、灵犀 X1及灵犀X1-W。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