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3 7 月

解读北京对我8家军工实体出手 陆学者:对台湾当局的警告

大陆官方9日宣布对中科院、汉翔等8家台湾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上述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对此大陆学者解读,这是对台湾当局的清晰警告,也与赖总统发表「赖十七条」后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有关。

被纳入名单内的台湾企业与机构,包含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卫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大陆大多是对美国军售台湾的实体祭出类似措施,这次突然加入台湾实体,是否有特别的意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唐永红向本报指出,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拒统谋独」,对美这块,除了军售台湾,还有美国遏制中国大陆崛起后的大陆反制之动机,两者有共同性也有差异。

至于为何选在这个时间点?唐永红认为,这应与赖清德最近表现有关,他指出,赖清德从3月13日提出「境外敌对势力」、「赖十七条」以来,最近还有「团结十讲」,大陆此举应与赖清德进一步往台独方向走的动作,而予以反制有关。

唐永红认为,如果台湾相关机构从事军事装备研发需要大陆进口的物资,因为大陆出口管制作用,将来会比较困难。长远目的则可能要遏制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拒统谋独的想法,如果通过这些操作,让台湾的军备研发制造机构、企业难以取得更多进展、能力受到抑制,「这会降低台独分裂势力拒统谋独、以武谋独的能力。」

他并强调,包括民进党当局也配合美国对大陆的打压,对大陆祭出高端晶片出口禁令等。现在两岸之间的经贸交流合作受到政治冲击,「越来越明显」。他预判,将来「类似事件」可能还会有,未来若民进党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挑战、拒统谋独的言行等往前推,可能大陆的反制措施也会进一步。

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包承柯也指出,最近一段时间大陆和美国在进行贸易谈判时,对军民两用商品做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整理,官方也已表示在出口上,对军品上用的材料会管制得很严,这是主要方向。同时还有很多国家,把稀土「转运」到美国,如南韩、欧洲、日本等,大陆当然想做好管制。

此外包承柯提到,两岸关系「确实是让人感到非常糟糕」。包承柯解释,赖清德3月13日把大陆作为「境外敌对势力」之后,对两岸交流很明显实施阻碍措施,起先是对陆配、艺人言行严加管控,现在是两岸交流包括海峡论坛、金厦泳渡等,「连游泳都被挂上统战符号」,恶化两岸关系。

至于大陆官方的禁令,是否暗示有掌握到台湾军工企业自大陆进口两用物项?包承柯认为「可能会有」,包括一些仪器,都可看到有大陆产品流入台湾的军工企业当中,作为生产武器的配件。他分析,在赖清德把大陆当作「境外敌对势力」的情况下,大陆再出口商品被台湾军火公司用于武器制造,对未来两岸关系肯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陆采取措施也是防止此情况。这样的措施现在只是刚开始,后面可能还会比较明确,进一步细化区分哪些产品不能出口台湾。

他最后强调,两岸关系面临一个新的「信息转换点」,包含M503、此次的新措施,都在向台湾发出非常明显的对抗性讯息,「这是(对台湾当局)非常清晰的警告」。

大陆商务部9日上午宣布将8家台湾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大陆学者解读,...
大陆商务部9日上午宣布将8家台湾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大陆学者解读,这是对台湾当局的警告。美联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