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商务部9日上午宣布将8家台湾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陆学者表示,此次制裁措施释放了强烈的政治信号,即大陆会对赖清德政府以武谋独的行径进行严厉反制。并指若继续进行谋独挑衅,大陆下一阶段或许会推出更多反制措施。
据环球时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郑剑称,此次制裁针对性极强,「台当局所谓的防务自主多为虚言,实际上几乎找不到一件完全自主的产品。」包括这次被制裁的企业,其生产所需的零配件、原材料,乃至一些重要的软硬体,都大量依赖大陆。此次制裁无疑会对这些企业的生产造成打击,尤其是在大陆拥有关键材料的领域,甚至可能形成致命一击。
郑剑分析,两用物项涵盖军用和民用,台湾推行防务自主,会向更多民间厂商释放项目,但民间厂商更多考虑企业利润,自然会选择物美价优的采购通路,而大陆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这些厂商与大陆的产业链、军工链紧密相连,难以分割。
他提到,还有一些台湾企业打著民用的借口与台军勾连,为赖清德政府以武谋独服务,它们也可能成为被严厉惩戒的对象。这次制裁也释放出明确信号:「相关机构不能一边依靠大陆、使用大陆的元器件发展军工,一边却支持赖清德当局的谋独挑衅和以武谋独行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表示,制裁生效后,台湾自研军舰及其他军工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会受到直接影响,军用产品生产的经费、物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毕竟其很多产品依赖大陆。除此之外,还会对台湾自研武器的企图形成威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陈桂清表示,此次制裁措施释放强烈的政治信号,大陆会对赖清德政府以武谋独的行径进行严厉反制,对于参与其以武谋独的相关实体机构,也会出手反制并予以严厉警告。他也提到,尽管台湾推出 「非红供应链」试图取代大陆相关产业,但实际上若不从大陆购买,转而购买外国同质同级产品,需付出高昂经济代价。
陈桂清表示,目前两岸关系因台当局近期一系列行径陷入紧张局面,「若台当局执意在以武谋独的错误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必将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一方面,台当局将再也无法从大陆获取任何相关零配件;另一方面,一旦其继续进行谋独挑衅,大陆下一阶段或许会推出更多反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