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外卖市场大战持续升温,阿里、美团、京东等三大平台自7月初起相继加码,甚至让当地奶茶咖啡重回一杯人民币1、2元的低价状态,平台流量暴增。订单量成长带动「运力」需求的同时,使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受益。
证券时报指,在过去的周末(7月12至13日),大陆各大平台的外送补贴大战继续,社群媒体上也出现相关热搜话题,如「杭州一奶茶店忙著到现场点单有啥给啥」、「百米远的单子外卖员能赚十几块」。
界面新闻提到,美团资料显示,7月5日单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为平日的两倍以上,部分骑手单日送达破百单,日薪上看人民币千元。部分地区配送出现瓶颈,平台一度宕机,外溢订单转向第三方配送企业。
此外,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昨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不含自提及0元购),创下新高。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基础上,本周又较上周净增15%。此外,淘宝闪购上线以来,新注册商家超过24万,大部分为中小商家。其6月份订单量较5月增长近150%,商家店实际收入较前月增长近100%。
随订单量激增,「运力」成为电商平台布局重要一环,顺丰同城因此受益。从5月起,顺丰同城股价涨幅约142%,该公司提供1小时内送达服务,涵盖餐饮、生鲜、商超等多领域。
据悉,顺丰同城为知名物流商顺丰控股旗下即时配送业务,提供1小时内送达服务,涵盖餐饮、生鲜、商超、蛋糕、医药、洗护等场景,定位为开放式配送平台。
财报显示,顺丰同城去年全年营收达人民币157.46亿元,年增27.1%;净利人民币1.33亿元,年增160%,其营收或利润规模都是史上最好的一年。
尽管业绩亮眼,外界认为,顺丰同城的成长路上仍有多个挑战。其一,电商巨头自建配送团队的趋势明显,当巨头补齐运力短板,第三方势力必然会被挤压;其二,顺丰同城缺乏零售生态支撑,使其多半只能扮演配送末端角色,难以涉足利润与数据的核心环节;其三,相较顺丰主体业务,即时配送的营收与客单价仍偏低,对整体营运的贡献有限。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