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USCBC)16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中美關係緊張態勢升級,迫使企業重新評估在大陸投資戰略,今年計劃在大陸新投資的受訪企業比率僅48%,與去年的80%相比大幅下降,今年新投資計劃創下歷史新低。但為了保持全球競爭力,許多受訪企業表示,仍致力於長期深耕大陸市場。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16日發布《中國商業環境2025》。報告指出,中美關係和關稅問題是美國企業在大陸經營的首要關切。中美關係繼續在商業挑戰中位列榜首,而在近期貿易摩擦再起的背景下,關稅問題也從去年的第8位躍升至第2位。在5月啟動的雙邊談判中,企業的首要訴求就是降低關稅。
進一步來看,約40%企業表示,已經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負面影響。在大陸,由於美國企業愈來愈被認為是不可靠供應商,許多公司已承受了銷售額損失、客戶關係破裂及商譽受損等問題。
此外,大陸的產業政策推動本土企業崛起,美企在大陸市場的市佔率持續流失。近3分之1受訪企業表示,隨著大陸政府加大對本國企業的產業政策支持和補貼力度,這些公司在大陸的市場市佔率也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82%的企業表示在2024年實現盈利,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這反映出企業對關稅、通貨緊縮及政策不確定性等問題的擔憂。
而儘管多數美國企業暫停了短期內的新投資計劃,但仍致力於長期深耕大陸市場。80%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在大陸投資是為了服務大陸本土市場。同時幾乎所有企業都認為,如果沒有在大陸業務,企業將難以保持全球競爭力。
彭博指出,這項調查是在中美兩國6月在倫敦舉行的經貿磋商機制會議後,緊張局勢緩和之前進行。信心急劇下降,凸顯了貿易戰對世界第2大經濟體投資事宜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USCBC會長譚森(Sean Stein)表示,現在在大陸的企業盈利能力比幾年前有所下降,但聲譽、監管和政治等風險卻持續增加;USCBC商業諮詢服務副總裁蘇利文(Kyle Sullivan)則表示,企業目前處於觀望狀態,並正在應對貿易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