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生产过剩,「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业效益下滑。媒体试算,去年中国前4大最赚钱上市钢铁企业年度净利总和不敌单一家日企-日本制铁。
第一财经根据中国、日本主要钢铁企业2024年财务报告加以试算发现,去年中国前4大最赚钱的上市钢铁企业年度净利总和不敌1家日本制铁。
日本制铁去年净利为3502亿日圆,相当于人民币168亿元(约新台币688.8亿元)。
中国去年最赚钱前5大上市钢铁企业净利分别为宝钢股份(73.62亿元)、中信特钢(51.26亿元)、南钢股份(22.61亿元)、华菱钢铁(20.32亿元)、久立特材(14.9亿元)。
去年日本制铁粗钢产量3964万吨,在今年6月完成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后,最新粗钢产能可达5782万吨,若按粗钢产量排名,日本制铁依然在中国鞍钢集团后,名列全球第3位。
「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5」显示,中国宝武集团去年以逾1.3亿吨粗钢产量位居榜首,鞍钢集团居第2位,中国其他的钢铁企业河钢、沙钢、建龙、首钢也名列世界前10位;日本制铁净利却是远高过中国的钢铁企业。
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表示,这与日本制铁在原料成本、产品结构等方面的优势有关。日本的钢铁企业早年透过参股或控股方式掌握海外矿石资源,在原料成本占据优势,更多地生产高端钢材,使企业获得更高获利率。
日本房地产泡沫1990年代破灭后,建筑用钢需求大幅下降,日本的钢铁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专注于生产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种钢材,包括汽车用高强钢和电子设备用精密钢材等。
葛昕提到,目前的国内市场尚在充分内卷(过度竞争、内耗)阶段,大多数钢厂处在同质化竞争,「以前是建筑钢材同质化,现在连板材也快要杀成红海了,比如高端品种冷轧产品去年就一直在跌价」。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姚林日前在年初会员大会直言,控制产能扩张、促进产业集中未能取得明显成果,部分企业仍有放量生产、低价取胜思维,内卷式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业效益持续下滑。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