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报导,多名中日关系消息人士透露,被控间谍罪而遭判刑3年半的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公司日籍员工,在中国有关部门在审讯中曾被告知「坦白从宽」,并敦促坦白,使他最后认罪。报导直指,此举形同「司法交易」。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中国流传已久、民众朗朗上口的口号,从校园管理、社会治理、警察取供到司法审判,常能听到执法者或在上位者引用这句话,意在诱使被审讯者迅速交代罪行。
但报导提到,在日本人遭中国拘押的案件中,传出这种「司法交易」的情况实属罕见。
报导说,中国有关部门在审讯这名安斯泰来日籍员工时,曾向他介绍「若认罪则量刑可从轻」的制度,「敦促其坦白」。这名日籍员工最后承认「嫌疑」,16日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而此举实际上属于「司法交易」。
这项报导提到,中国有关部门审讯这名日籍员工时,向他及辩护律师传达了「设想认罪」时的量刑和法律依据。
报导表示,中方可能是根据2018年10月修订的中国「刑事诉讼法」新规定。有中国法律专家指出,这一规定可能导致强迫嫌疑人坦白,使外界对不透明司法程序的担忧加剧。
共同社先前引述日中关系消息人士透露,负责审理此案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这名日籍员工「接受情报机关委托」,提供中国国内局势相关情报并「获得报酬」。但既未说明他涉及间谍活动的具体行动内容,也未公布给付报酬的是哪一国的哪一个情报机关。
根据报导,全案上诉截止日期为7月下旬。但这名安斯泰来制药日籍员工16日被一审获刑3年半后,并不打算上诉。
安斯泰来制药(Astellas Pharma)这名长年派驻中国的60多岁日籍男性员工,2023年3月因公司人事异动准备返回日本前,被中国国安当局以涉入间谍行为为由在北京被拘留,2024年8月被依触犯间谍罪遭到起诉。7月1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这名日籍员工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