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今年大举庆祝对日抗战胜利80周年,「抗日神剧」卷土重来,内容比过去的「手撕鬼子」更加荒诞。中国官方昨天直斥这是「高级黑」,下令杜绝抗战微短剧出现脱离现实与幼稚剧情。
根据陆媒统整,以往「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今年又在中国微短剧市场卷土重来,内容更加荒诞不堪。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21日发布「关于抗战题材微短剧」的管理提示,要求微短剧行业市场主体要落实播出、制作、宣发的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杜绝抗战题材微短剧悬浮设定(脱离现实)、幼稚剧情、伪主题创作等不正之风。
这项管理提示批评,近期部分抗战题材微短剧为追求「爽感」和商业利益,罔顾历史真实,恣意编造情节。这种对革命历史的轻佻戏说,在传播力惊人的微短剧生态中,对缺乏历史辨识力的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塑造危害尤甚,实为一种隐蔽的「高级黑」。
「管理提示」要求,微短剧行业市场主体应当避免将现代技术手段和知识技能粗暴嫁接到真实抗战情景,避免主角个人能力超强的悬浮设定,避免出现违背军事常识的「奇功」、「神技」,摒弃「我方超人化、敌方弱智化」的幼稚化剧情,摒弃将家国叙事矮化为个人复仇的伪主题创作,杜绝缺乏历史逻辑的弘扬民族大义主题的创作模式。
据「娱乐资本论」等陆媒统整,堪比「手撕鬼子」的离谱剧情今年在抗战微短剧里又掀起了一波神奇操作,传统抗日神剧中主角如武侠高手般「飞簷走壁」,敌军则被刻意弱化为「纸片人」,而当前微短剧这种极端的「我方神化」逻辑非但没改,反而愈演愈烈。
在微短剧「剿灭鬼子」,村民们透过「武术速成班」瞬间变成武林高手,轻松打败日军;「烽火正当年」里两个孩子手持木戟竟能制服国军正规军官;「七七事变,师父让我下山」中持大刀的主角直面对抗日军,持枪的日本军官就像按下暂停键的非玩家角色(NPC),站在原地被轻松斩杀。
此外,「重回1944:我在东北打鬼子」滥用「穿越」元素,男主角带著现代全套设备回到1944年,用无人机探寻敌人部署;为了证明来自未来,还拿出有4G讯号的手机给女主角观看日本投降影片,完全违背科学常识。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