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两国于瑞典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之际,传出数名美国企业高层本周将访问中国大陆。陆媒披露,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已于28日会见波音全球集团总裁尼尔森(Brendan Nelson),显示美国经贸代表团部分成员似乎已抵达北京。对于美国商界代表接连到访,环球时报社评指出,这显示美国工商界认为「合作已非选项,而是必需」,除了与中合作美方「别无选择」。
《南华早报》与路透日前引述消息人士称,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组织的美企高层代表团本周将访问中国,时间正值中美在瑞典进行新一轮经贸谈判之际。据悉,代表团由FedEx执行长、USCBC董事会主席苏睿仕(Rajesh Subramaniam)率队,波音公司等美企高层亦在列,预料将与中方高层会晤,重启商业对话。
虽然成员名单未获证实,但中国民航报透露,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28日会见波音全球集团总裁尼尔森(Brendan Nelson)。据了解,波音此行将重点洽谈飞机订单与业务重启机会。环球时报指出,波音在中国已有深厚合作基础,近年却因美方关税政策造成交付延误。中方希望美企能在稳定政策预期下恢复正常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美国经贸代表团的访陆行,正值中美贸易谈判同步进行之际。据大陆商务部消息,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自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进行第三轮经贸磋商,讨论内容涵盖延长即将于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稀土出口、TikTok在美营运模式与大陆市场准入等议题。
环球时报援引消息人士指,波音此次访华代表团将重点商谈飞机订单与商业重启机会。早在2017年,波音曾随时任美国总统川普访华期间,与陆企签署高达370亿美元、涵盖300架飞机的订单。然而,近年来美方对中方挥舞关税大棒,导致相关交付多次中断。
根据USCBC最新调查,逾八成美企表示若失去中国市场,将无法维持全球竞争力。谭森曾直言,中美研发与产业链已高度整合,「若不利用中国创新,一家公司就无法在全球竞争」,合作「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关税对美国造成的痛苦肯定比对中国更大」。
环球时报社评指,在中美经贸关系仍具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国商界代表自发前往大陆,反映出业界的集体选择,美国工商界传递的讯息再明确不过。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任何试图割裂两国经济联系的做法都违反经济法则。社评强调,中美经贸合作并非「谁压谁」的零和博弈,而是基于结构互补、市场需求与供应链稳定性的自然结果。
社评再指,美国商界代表不断访华,既体现对中美经贸合作前景的信心,也是对华盛顿「一些人」既想遏制大陆、又不愿伤及自身的矛盾心理的某种回应。对美国而言,这应成为一个契机,应减少基于零和心态的博弈式设定,更聚焦于如何实现双赢与多赢。美方应认识到美国人民和企业的实际利益所在,与中方相向而行。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