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AI眼镜项目负责人李创奇29日对外披露,AI眼镜项目由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拍板同意立项,并设定三年内年出货量突破500万副的目标。他也指出,首款AI眼镜上市后迅速售罄,实际销量数倍于内部预期。
小米AI眼镜在6月正式发布,雷军此前介绍,小米AI眼镜拥有随身AI入口,搭载1,200万像素高清镜头,可沈浸式拍照、录制视频,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实时分享,定价人民币1,999元起。且上线后根据多家陆媒包括澎湃新闻、科创板日报等实地采访,基本处于售罄状态。
综合搜狐科技、快科技报导,李创奇近日回顾该项目创立过程指出,2023年10月首次提交立项文档未成功,2024年清明节前后再次推进,获雷军支持后加速推进,仅一年后便在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亮相。他称,产品发布后,虽备货量已超过行业一半创业公司一年的量,仍迅速缺货。
李创奇希望,三年内,能有机会借助小米平台推动智能眼镜产业链向前多走一步,届时小米AI眼镜的年出货量可能超过五百万,中国已经有7亿多的近视人群,智能眼镜的出货量可能会超五千万。现阶段,小米将产品重心放在打磨最核心的语音交互与AI能力上,致力于让用户能以最自然、高效的方式获取信息、完成指令。
外界对于AI眼镜定义仍存在许多疑问,中青报报导,Rokid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面上AI眼镜可分成几种类型:一是仅有音频听歌、打电话功能的眼镜;二是在一的基础上加上了摄像头的眼镜,可以用来拍摄,也可以借助AI分析眼前场景;三是在二的基础上,镜片具备显示的功能,叫作AI+AR眼镜;四是分体式AR眼镜,需要有线连接主机;五是VR眼镜,因为体积和眩晕的问题,已经连年走下坡路。目前有99%产品属于第二类型,且小米AI眼镜是典型代表。
近期阿里巴巴正式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技术研发进展。该款产品将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宝生态:具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还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拍立淘、飞猪旅行的行程提醒等,等于深度整合阿里生态。将百镜大战带向下一个阶段。
2025年被视为「智能眼镜元年」。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8万副,中国大陆预计达到290.7万副,分别年增42.5%和121.1%。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