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AI眼鏡項目負責人李創奇29日對外披露,AI眼鏡項目由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自拍板同意立項,並設定三年內年出貨量突破500萬副的目標。他也指出,首款AI眼鏡上市後迅速售罄,實際銷量數倍於內部預期。
小米AI眼鏡在6月正式發布,雷軍此前介紹,小米AI眼鏡擁有隨身AI入口,搭載1,200萬像素高清鏡頭,可沈浸式拍照、錄製視頻,支持第三方APP視頻通話、直播,實時分享,定價人民幣1,999元起。且上線後根據多家陸媒包括澎湃新聞、科創板日報等實地採訪,基本處於售罄狀態。
綜合搜狐科技、快科技報導,李創奇近日回顧該項目創立過程指出,2023年10月首次提交立項文檔未成功,2024年清明節前後再次推進,獲雷軍支持後加速推進,僅一年後便在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亮相。他稱,產品發布後,雖備貨量已超過行業一半創業公司一年的量,仍迅速缺貨。
李創奇希望,三年內,能有機會藉助小米平台推動智能眼鏡產業鏈向前多走一步,屆時小米AI眼鏡的年出貨量可能超過五百萬,中國已經有7億多的近視人群,智能眼鏡的出貨量可能會超五千萬。現階段,小米將產品重心放在打磨最核心的語音交互與AI能力上,致力於讓用戶能以最自然、高效的方式獲取信息、完成指令。
外界對於AI眼鏡定義仍存在許多疑問,中青報報導,Rokid相關負責人表示,市面上AI眼鏡可分成幾種類型:一是僅有音頻聽歌、打電話功能的眼鏡;二是在一的基礎上加上了攝像頭的眼鏡,可以用來拍攝,也可以藉助AI分析眼前場景;三是在二的基礎上,鏡片具備顯示的功能,叫作AI+AR眼鏡;四是分體式AR眼鏡,需要有線連接主機;五是VR眼鏡,因為體積和眩暈的問題,已經連年走下坡路。目前有99%產品屬於第二類型,且小米AI眼鏡是典型代表。
近期阿里巴巴正式發布首款自研AI眼鏡「夸克AI眼鏡」技術研發進展。該款產品將深度融合阿里及支付寶生態:具備通義千問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還支持高德導航、支付寶看一下支付、淘寶拍立淘、飛豬旅行的行程提醒等,等於深度整合阿里生態。將百鏡大戰帶向下一個階段。
2025年被視為「智能眼鏡元年」。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1451.8萬副,中國大陸預計達到290.7萬副,分別年增42.5%和121.1%。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