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進口受限、廢紙供應收緊推升成本 大陸紙企發動新一波漲價

大陸紙企玖龍紙業、江西理文造紙、湖北榮成紙業等近日再宣布漲價,從8月1日起上調瓦楞紙、再生牛卡紙等的價格。今年以來,紙企已經在3月至4月、5月、7月密集發布三輪漲價函,調漲幅度每噸人民幣30至50元(約新台幣125至205元)不等。分析認為漲價與進口受限、大陸原料廢紙供應收緊有關。

上海證券報報導,玖龍紙業天津、河北、湖北、重慶等多個生產基地發布漲價函,上調幅度為每噸人民幣30元。

一位紙企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物流包裝類用紙價格有小幅上漲,但大宗紙材料價格近期還在下跌。由於整體供過於求的趨勢仍將延續,包裝類用紙或無法維持漲價趨勢。總體上看,造紙行業依然有3%至5%的利潤,而落後產能會在行業發展中逐步消化掉。

對於漲價成因,卓創資訊瓦楞紙行業分析師李莉分析,7月瓦楞及箱板紙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原料廢紙供應呈現收緊態勢,導致成本端壓力顯著提升,企業透過上調產品價格來緩解自身營運壓力。新的環保政策對廢紙進口有限制,大陸廢紙回收率不高,抬升包裝材料類紙張的原料成本。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則表示,在需求未明顯回暖情況下,本輪紙企密集提價,更像是「成本推動型」的試探性拉漲,不排除是藉漲價刺激下游提前下單,進而鎖定利潤的考量。他指出,目前紙板、紙箱庫存偏高、訂單不足,對漲價接受度有限,部分區域已出現「紙廠喊漲,紙板廠觀望」的僵持狀況。若終端消費(食品、飲料、電商)旺季不超預期,包裝廠利潤將被進一步擠壓,或將不利於紙價向下游傳導。

事實上,大陸紙業正處於供過於求狀態,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大陸國內造紙行業新增產能超1,000萬噸,主要集中在包裝紙、文化紙領域。與此同時,需求卻較為疲軟,2024年紙製品消費量增速僅為1.5%。供需不平衡下,行業開工率大幅下降,跌至70%以下。

此外,大陸紙企內卷競爭嚴重,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上月28日也發布大陸造紙行業首個「反內卷」倡議書,打響第一槍。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