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营造业持续疲软,彭博18日指出,大陆7月水泥产量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反映出经历前十年的建筑热潮后,建筑活动已明显放缓。
彭博18日报导指,在房地产危机悬而未决,基础设施建设乏力的背景下,大陆7月的水泥产量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准。尽管水泥数据仅是15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的一项,但却最能反映大陆21世纪的经济发展。而最近产量下滑,也显示大陆在经历前十年的建筑热潮后,建筑活动已明显放缓。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水泥比钢铁等行业更能反映中国的「旧经济」,因为它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且几乎完全依赖建筑业。中国水泥的出口量不大,而且显而易见的是,过剩的混凝土建筑无法像过剩的太阳能电池板或汽车那样运往海外。
报导提到,从1990年到2014年,大陆水泥年产量逐年增长,用于建造摩天大楼、交通网络和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这些皆构成了当代大陆城市的景观。然而,水泥产量的峰值可以追溯到2020年5月,当时北京当局推出新冠疫情时期的刺激措施,而房地产危机也尚未爆发。
另,从大陆官方15日公告数据可见,7月,大陆经济全面放缓,工业活动、投资和零售额均不及预期。钢铁产量创下2017年以来同期新低,房地产投资录得202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人民币贷款也出现20年来的首次收缩。
同时,7月大陆水泥产量年比走跌逾5%,至约1.46亿吨。彭博认为,天气是拖累因素,因为热浪和强降雨影响了建筑活动。水泥业也受到政府供给侧改革的影响,由于生产商被要求缩减产能以更好地匹配需求,未来产量可能进一步下降。
此外,针对未来展望,新浪财经提到,第四季及全年水泥需求方面,相较于2024年,需求预计下降约5%。若基建招标延迟(8月为重点工程招标时间,过8月则延至2026年3月)且无明显开工迹象,全年需求量或下降5%至8%。尽管整体市场需求呈现下行趋势,但总量下降幅度具有缓慢特征,实际降幅可能低于预期,例如预期年减8%时,实际降幅或为6%。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