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上海一「身首斷離」患者 被中共海軍軍醫成功救回

據新華網報導,日前上海一名患者因頸部遭機械臂重擊,導致頸椎「毀滅性損傷」,當場四肢癱瘓、心跳驟停,經緊急心肺復甦才勉強恢復微弱生命徵兆。但因患者出現罕見的大跨度頸椎離斷式脫位,基本上已是「身首離斷」,幾乎要被宣判「死刑」,所幸最終被上海長征醫院(中共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頸椎外科病區主任陳華江成功救回。

報導稱,陳華江接診過無數兇險的頸椎外傷患者,但「身首離斷」的患者還是首次遇到。該名患者脊髓嚴重挫傷、關鍵的神經血管結構撕裂。

「我們查閱了國內外大量文獻,都沒見過頸椎分離這麼嚴重的病例,更別提治療後存活的。」陳華江說。

據介紹,若決定手術,醫生要面對骨折脫位、椎動脈損傷、嚴重腦脊液漏等眾多不確定因素,且術中的諸多難題沒有前例可循,每個潛在的風險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雪上加霜的是,患者骨折脫位區域形成巨大血腫,雙側椎動脈均因損傷而閉塞,導致血壓如同雲霄飛車般頻繁驟降至約50mmHg的危險低水準,不得不依賴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勉強維持循環。患者時刻都遊走在災難性大出血導致休克或椎動脈損傷繼發致命性腦死邊緣。

面對這宗棘手的病例,長征醫院陳華江等多名醫生組成多學科專家組。「當時若不進行手術,患者的結局十分明確。」陳華江說,脊髓損傷必然會逐漸向上蔓延,最終累及呼吸和心血管中樞,造成患者死亡。但若積極治療,專家組討論認為,手術難度堪比登天。

「不管怎麼樣,哪怕只有一線生機,我們也願意嘗試,不能讓孩子沒有父親。」在家屬請求下,長征醫院團隊最終決定放手一搏。

團隊對患者的傷情進行深入評估,針對術中可能出現的每一種極端風險如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循環崩潰、腦灌注不足等,制定了詳盡的應急預案和精細的手術路線圖。

新華網稱,在患者極其脆弱的生命體征監護下,專家們小心翼翼清除巨大血腫,克服嚴重沾黏和畸形,最終精準地將完全離斷錯位的頸椎結構完美複位。

尤為關鍵的是,團隊創新性地應用了「衛星鋼板」固定技術,在常規固定之外巧妙增加輔助鋼板,為重建的頸椎提供超強穩定性,這一技術應用在此類極端病例中尚屬首創。

陳華江表示,雖然整體思路清晰,但術中要在哪裡固定螺釘、椎體能否固定牢靠等,沒有先例可參考,完全依賴既往經驗積累下的實時判斷。

此外,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進行複雜的複位操作,「看著只是在動骨頭,其實周邊的血管、神經都會受到拉扯。這也要求我們要膽大心細,既要避免二次損傷,還得追求操作成功率。如果一兩次複位不成,反覆嘗試,血管受累破裂,很快出血就會遮蓋操作視野。」陳華江說。

幸運的是,在長征醫院醫生們細緻操作下,所有此前擔心的意外都沒有發生。報導稱,歷時約三小時,手術最終順利完成。術後,患者意識狀態迅速恢復清晰,並成功拔除氣管插管。

新華網指出,這名患者目前已能在家人協助下坐起,代表其神經功能開始出現積極信號,現已轉入系統康復階段,為功能恢復帶來了曙光。

日前上海一名患者因頸部遭機械臂重擊,導致頸椎出現「毀滅性損傷」,基本呈「身首離斷...
日前上海一名患者因頸部遭機械臂重擊,導致頸椎出現「毀滅性損傷」,基本呈「身首離斷」,但最終幸運被上海長征醫院成功救回。(圖/取自上海長征醫院微信公眾號)

上海長征醫院團隊歷經約三小時手術,成功將一名「身首離斷」患者救回。(圖/取自上海...
上海長征醫院團隊歷經約三小時手術,成功將一名「身首離斷」患者救回。(圖/取自上海長征醫院微信公眾號)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