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I代理平台Manus的母公司、大陸新創公司蝴蝶效應20日首次公布其商業化進展指出,收入運行率已經達到了9,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7億元)。
據鈦媒體報導,Manus聯合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在新加坡活動上表示,自今年3月上線以來,公司收入運行率已達上述水平。蝴蝶效應發言人指出,此數字涵蓋旗下所有產品收入,但Manus貢獻佔大多數;ARR(Annual Revenue Run Rate,年度收入運行率)是將過去30天訂閱收入乘以12計算得出。Manus提供三種訂閱方案,最低每月19美元,最高每月199美元,免費帳號僅具基本功能。
不過,Manus聯合創辦人肖宏進一步解釋稱,「Revenue並不等於Cash Income(現金收入)。很多AI產品都會有年付選項,這部分只能算是預存款,而不能記為Revenue。」若按照這種「錯誤方式」披露,可以算出一個比1.2億美金更大的數字。「再次說明,這是不正確的計算方法。」許多AI產品的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經常性收入)口徑計算錯誤導致虛高,而RRR是一個更為嚴謹的指標,因此選擇公布RRR。
另,財新網提到,9,000萬美元的收入水準在此輪大模型產品中名列前茅。據悉,今年5月,Manus宣布開放海外註冊,目前,公司在收費方面分別提供了每月19美元的基礎計劃、每月39美元的Plus計劃和每月199美元的Pro計劃。
星島見聞指出,Manus今年3月發布AI代理引起投資者的關注,該AI代理可幫助用戶執行多種工作,包括篩選履歷、創建旅行行程以及根據基本指令分析股票。在Manus推出AI代理後,包括位元組跳動到百度等大陸公司紛紛推出AI代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有消息曾指,Manus已獲得一位知名矽谷投資者的7500萬美元融資支持,使其估值大約增長5倍,達到近5億美元。隨後,7月,Manus總部遷至新加坡的策略調整,結合此次發表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正在全球市場加速布局。同月,Manus還遭傳出在大陸裁員80人,並將40名核心成員遷往新加坡,且清空微博及小紅書。據報該公司正在新加坡招聘20多人,並繼續縮減在北京和武漢的業務規模。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