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0 月

中國A股迎來歷史一刻

9月25日,A股迎來歷史一刻。

截至收盤,寧德時代A股上漲3.40%,報收377.1元;H股上漲5.14%,報收532.5港元。其A股總市值達到1.806萬億元,超越貴州茅台的1.802萬億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這一標誌性時刻,不僅是個股排名的更迭,更折射出自去年「9·24」一攬子政策實施近一年來,A股市場發生的變化。

記者查閱Wind顯示,從2024年9月24日至今年9月24日,上證指數、滬深300、深圳成指分別上漲40%、42%和65%,創業板指和北證50則上漲108%和163%。A股市場總市值從85萬億元躍升至105萬億元,增加了20萬億元。個股方面,全市場近3000隻個股漲幅逾50%,其中1500餘只股價翻倍。

「座次」重排,科技板塊崛起

行情啟動一年來,A股市值前十大的公司構成發生明顯變化。

一年前,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幾乎由銀行、非銀金融、石油石化三大行業包攬。一年後,中國海油、中國人壽跌出市值排名前十,工業富聯則進入前十。

個股市值的擴張背後,是板塊格局的深刻洗牌。除銀行股與能源等藍籌股繼續穩居前列外,科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龍頭的增長勢頭強勁。部分企業市值實現倍增,凸顯出資本市場對於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的預期。

科技、新能源、創新葯等板塊成為資金聚集地,工業富聯市值突破萬億,寒武紀-U、中芯國際等科技企業股價屢創新高。與之相對,傳統消費、白酒等昔日「白馬」雖有所反彈,但整體表現黯淡,「喝酒吃藥」行情被「AI+科技」取代。

圖片

「老登買酒」與「小登科技」

新成長板塊與老牌龍頭之間的「溫差」,正成為當下市場突出的表現之一。 

日前,荒原投資董事長凌鵬對「中際旭創2027年利潤超過250億元」的盈利預測提出質疑,引發券商研究回應。

國盛證券研究所一名通信行業分析師在朋友圈直接回懟「去買你的白酒去吧,老登」。於是「老登買酒」與「小登科技」迅速成為市場熱梗。

「老登買酒」代表了過去被機構重倉的白酒等消費板塊,儘管近期反彈,但中長期仍處於深度調整。截至9月24日,中證白酒指數年內下跌5.93%,19隻成分股中,15隻下跌、4隻上漲。

而「小登科技」則指向以AI、半導體、具身機器人、創新葯為代表的新興科技板塊,成為本輪行情引領者。寒武紀-U股價一度超越茅台,成為A股「股王」。截至9月24日,寒武紀-U年內漲幅達109%;光模塊企業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漲幅分別高達331%、224%、182%。

圖片

「熱梗」是市場情緒的一種出口,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市場風格轉變的認知。

新經濟候場

隨著一批科技企業臨近上市,市場對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產業鏈關注度進一步提升。

摩爾線程被市場稱為「中國版英偉達」。9月19日,摩爾線程科創板招股書(上會稿)披露,引發產業鏈相關公司股價在下一個交易日批量大漲。

還有宇樹科技、自變數等公司,儘管尚未上市,但其「影子股」已被資金提前布局。多個與人形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感測器等關聯的概念股出現連板或大幅上漲。

科技板塊的升溫,折射出資本市場對未來增長動能的期待。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國內科技突破頻現的背景下,中國資產重估的進程,才剛剛開始。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