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9 10 月

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黃金運送到中國

黃金的價值在我們普通人眼中不過是一種保值財產,但是在國際上這可是實打實的金融戰略物資。

之前各國都把錢和黃金存在西方國家,但是現在的狀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黃金運送到中國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

為什麼他們不把黃金存在西方了?我們比西方有著怎樣的優勢?

信任這東西,碎了就真沒了

各國的黃金正悄無聲息地從西方的金庫里被搬出來流向東方,其實資產的轉移並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但數量一旦大起來,次數一旦多起來,那就是個大事了,而這一次轉移向中國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全球信任的天平歪了,權利也該交接一下了。

全球各國的央行們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買入黃金,數量連創紀錄,其中很多黃金的最終目的地,指向了中國,事情的導火索是俄羅斯那筆高達三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被西方國家凍結了,這個突然凍結差點直接掐斷俄羅斯的經濟。

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黃金運送到中國

而這一下也直接讓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中央銀行行長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前覺得最天經地義的事情其實根本靠不住,那些存放在紐約、倫敦金庫里的國家資產過去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畢竟人家的信譽擺在那裡,但信譽是建立在幾百年的穩定、安全和透明之上的,歷史的長河流淌了這麼多年也沒出過什麼事,所以大家也對他們很是信任,這種信任在行業當中才是最值錢的。

但現在卻完全變了,規則不再是制度保障,而是由誰的拳頭大來解釋,你的資產是否安全不取決於法律,而取決於你的政治立場,這種把金融工具當成武器來用的做法,讓美元霸權的「霸道」更上一層樓,並且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所有非西方的國家的財產都在處在威脅當中。

美聯儲那反覆無常的貨幣政策了,一會兒瘋狂印鈔,一會兒又暴力加息,把全球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大家心裡難免都開始打鼓,我家的鈔票放在你的兜里真的還安全嗎?會不會哪天一覺醒來,因為一句話說得不對就被你單方面給鎖了?

這種擔憂讓全世界開始思考自己的退路,畢竟搞金融最關鍵的就是要有風險意識,各國央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政治干預這個因素一下子被提到了比收益率更重要的位置,於是,一場變革開始了。

有人覺得這是短期行為,有些國家太過衝動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德國早就已經坐不住了,要求審計自己存在美聯儲的黃金,塞爾維亞更是乾脆把全部黃金都運回了家,土耳其、匈牙利、波蘭、委內瑞拉,一個又一個國家加入了這個「黃金回家」的行列。

他們選擇黃金儲備的存放地點多元化,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了,在這種大背景下,黃金到底實實在在放在誰家的地盤上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以前你可以說黃金是財產,但這東西現在可是和國家主權和金融安全掛鉤了。

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黃金運送到中國

東方有個新碼頭

當大家紛紛從西方撤離的時候,他們需要一個新的、可靠的碼頭,而這個新的選擇正在東方崛起,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僅把黃金從西方運回家,甚至還選擇直接運往中國進行存放或者交易。

過去有個短板,就是我們有交易平台,但缺少一個方便國際玩家進行實物交割的地方,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硬體設施也在同步跟上,香港機場的金庫容量,從過去的200噸一口氣擴容到了驚人的2000噸。

世界各國的黃金想來存放,我們這有足夠大、足夠安全的地方,一個自主的「全鏈路黃金系統」正在成型,但中國提供的,遠不只是一個「超級倉庫」,我們在嘗試提供一套新的「規則」,中國正在積極推動,讓外國央行把他們的主權黃金儲備直接存放在中國境內。

這意味著黃金一旦進入中國的託管體系,就徹底脫離了西方金融中心的控制範圍,它們不會再因為政治因素而被隨意凍結,擁有了真正的「主權獨立性」,對於那些深受制裁之苦的國家來說,這簡直就是一條生命線。

中俄之間的黃金合作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俄羅斯的黃金被西方市場拒之門外,急需變現怎麼辦?中國就是一個好的選擇,中國以低於市價的優惠價格大量收購了這些黃金,這筆交易對俄羅斯來說是雪中送炭,對中國來說則是充實了儲備。

這更是一次中俄之間繞開西方金融體系,建立自有清算通道的一次關鍵合作,不只是俄羅斯,像伊朗、委內瑞拉這些國家,也都在積極探索與中國的「黃金換貨幣」,黃金吸引著那些尋求金融獨立的新夥伴,共同構建一個新的合作網路。

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黃金運送到中國

美國的話不靈了

全球央行儲備資產中,黃金的市值已經悄悄超過了他們持有的美國國債,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逆轉,它意味著黃金正在從過去儲備資產里的「配角」逐漸轉變為「主角」,而曾經作為全球資產之錨的美國國債,吸引力正在肉眼可見地下降。

各國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對美元體系的態度可以說是「溫和的疏遠」,他們不是要立刻推翻什麼,而是在積極地為自己尋找備選項,無論是增加人民幣結算比例還是推動本國央行與人民幣清算對接,都是在給自己找後路。

黃金的定價也開始變天了,過去金價基本跟著美國實際利率走,華爾街的投行和基金經理們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但現在這條規律也在跟著變,金價開始與美國利率脫鉤,說白了就是東方市場的「買買買」正在成為影響金價的關鍵變數。

面對這種局面,西方也不是無動於衷的,他們也感到了焦慮,有消息稱美國財政部正在推動黃金迴流本國,而歐洲內部也為了黃金的存放地鬧起了分歧,英國甚至把一部分黃金轉移到了紐約。

過去幾百年,他們是自信的「金庫管理者」,全世界都放心地把家底交給他們保管,而現在他們自己也開始擔心黃金儲備不足,甚至出現了「拆東與補西」的窘迫,這場黃金的全球大遷徙本質上是一場「信任」再分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金融博弈中,中國所做的不是咄咄逼人,而是通過穩紮穩打地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可靠方案,來回答一個時代問題,當信任不再是唯一的、理所當然的時候,世界需要新的選擇。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