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摩根大通警告:最黑暗兩年來了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但摩根大通最新研報顯示,未來兩年原油市場可能面臨更嚴峻的下行壓力。若全球供應繼續以快於需求三倍的速度增長,原油價格可能在 2027 年前大幅下跌至每桶 30 多美元水平。這意味著從當前布倫特原油約 63.50 美元的價格起算,未來油價或面臨高達 50% 的回調風險。

  供需矛盾急劇擴大:供給增速是需求的兩倍以上

  摩根大通商品策略主管 Natasha Kaneva 指出,儘管市場對需求普遍悲觀,但真實情況是「需求一直好於預期」。然而更大的問題在於:供給增速遠遠超過需求增速,且供給增長主要來自美洲,尤其是非 OPEC+ 國家。

  摩根大通預計2025–2026 年間原油供應增速將是需求增速的三倍;2026 年全球原油供應過剩規模將達 280 萬桶/日;2027 年過剩規模仍有 270 萬桶/日。

  在傳統經濟規則下,當供應持續超過需求後,油價將自然面臨下行壓力。

  因此,摩根大通預測,油價可能面臨逐年走弱的明確路徑:2026 年布倫特原油或跌破 60 美元;2026 年末可能進一步跌至 50 美元低位;2027 年油價均價預計降至 42 美元,年底滑入 30 美元區間。

  Kaneva 強調:「若當前趨勢持續,原油市場將逐步形成結構性過剩,壓制價格的力量將不斷累積。」

  報告指出,未來的增產主要來自非 OPEC+ 陣營,其中美國頁岩油繼續扮演最大推動者。鑒於川普政府持明顯支持擴產與鼓勵鑽探的能源立場,政府干預以限制產量的可能性極低。

  這意味著供應端的失衡恐將進一步擴大。

  摩根大通認為,理論上市場會在供需兩端自行尋求平衡,但在現實中,最重的調整壓力幾乎一定會落在供應方,而非需求方。

  然而,在美國產量持續走高且缺乏政策制動的情況下,供應調整可能無法在短期內有效發生,這將使油價承受額外下行壓力。

  摩根大通的最新預測顯示,原油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年經歷深度結構性供過於求。儘管需求沒有如市場擔憂般疲弱,但供應端的爆髮式增長正在成為主導價格走勢的關鍵變數。

  若供需失衡不被糾正,原油價格將在 2027 年前面臨長達數年的深度調整周期,布倫特原油甚至可能跌至全球大部分油企難以承受的水平。

國際原油價格在新的一年「易跌難升」

(資料照片)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