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病急乱下药的中国股市
资料照:股票图表与中国国旗示意图
编者按:这是美国经济学教授张欣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这两年来中国经济衰退,青年失业率上升到18.8%,店铺大批倒闭,包括上海南京西路地标梅龙镇广场歇业,住房销售额下跌24%,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经济治理方针是固本培元。我这个经济学家没听说过固本培元治理法,直觉是江湖郎中的玄术,李强在达沃斯论坛上说是对经济慢慢调理不下猛药。
可这个药方没用。第三季度报表出来GDP增长率进一步下滑至4.6%,眼看年增长率5%的目标要落空,9月下旬政治局召开会议。从会议公报和接下来一系列央行部委大动作可以看出,最高层放弃了原来的固本培元方针转而求助于给经济下猛药,用大强度的货币财政刺激经济,提振股市和房市。
9月24日央行宣布针对股市采取两项大动作。一项叫“专项再贷款”,拨款3000亿元给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股票。还有一项叫“互换便利”,拨款5000亿元,让证券公司用股票抵押换取国债,取得流动性。行长潘公胜说看情况以后还可3000亿5000亿地重复加码。这些名称和手段外行听起来比较玄,但说白了就是央行货币灌水给上市公司和股东。
“专项再贷款“是央行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应作的回报是回购和增持股票。这钱转了个圈,央行的3000亿元贷款换成了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且还是这些公司自己持有,等于央行送钱给他们。“互换便利”的做法有点绕弯,但实质一样。央行把手中的国债去换证券公司手中的缺乏流动性的股票(即市场不欢迎的那些上市公司股票和证券),然后证券公司用国债债券在金融市场上抵押换取资金,从而获得流动性再来投资股市。最后央行的国债换成了高风险的公司股票,这本是银行业的大忌。央行和一些国内经济学家辩护说这个措施不增加基础货币因此不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个说法经济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