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30周年紀念展今天開幕,特選5件星雲大師生前自印度迎請的藏品展示,並邀楊惠姍等30名藝術家與會,每件展品都承載著深厚的時代記憶,更呈現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推廣美學的情懷。
「美學無界」30周年紀念展特選的5件珍貴文物,包括釋迦牟尼佛成道像、樓永譽的毫芒牙雕「觀世音普門品」、清代「玉如意」及當年30歲的楊英風為大師雕塑的第一尊佛像,更有來自佛陀涅槃聖地的塔磚與恆河金沙,每件均是星雲大師藝術弘法的最佳見證。
這次特展以「初心」、「綻放」、「願心」為主軸,系統呈現美術館創立源起、發展成果及未來展望,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親向與會嘉賓導覽,介紹到釋迦牟利佛成道像時,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還特別體驗拉100公斤重佛像的滋味。
佛光緣美術館創建於1994年,至今全球有27座分館,隨侍星雲大師多年的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說,早年佛光山創建經費有限,大師堅持在有限空間中設立美術館陳列信徒捐贈的珍品。之後大師覺得展場太小,即由小房間擴展至800坪規模,最後創設規模宏偉的佛陀紀念館。
慈惠法師指大師致力推廣美學,一生不喜歡霸氣,擘畫的建築再大,卻都柔美。像佛光山大雄寶殿,建築宏大卻毫無壓迫感,美感正來自屋簷斜邊柔和的線條,大師總強調「禪即是美」。
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指星雲大師當年為興建佛光大學,展開托缽勸募行動,獲得張大千等知名藝術家響應,進而促成佛光緣美術館誕生,星師弘法不只是信仰的傳遞,更藉由「真、善、美」來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