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 8 月

「健康?但我觉得快崩溃了」科技厂高层明明不舒服,为何医师却说没病或找不出病因?

作者: 郭育祥

王先生是某科技公司的高层主管,每天的日程表被会议、决策和谈判填满,手机响个不停,总是需要处理紧急的问题。

几年前,王先生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松应对繁重工作,他开始经常感到胸口发紧,伴随著无法入眠的焦虑感。白天,他的头脑像是被蒙上一层雾,工作效率直线下降;夜晚,当他终于躺在床上时,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速,让他无法入睡。

最初,王先生把这些症状归因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他觉得自己可能只是累了,需要休息。「只要周末能好好睡一觉,应该就能恢复吧。」他这么告诉自己。

但情况并没有好转,每当他进入会议室,坐在长长的会议桌前,他的头痛就会像不定时炸弹般发作,胃部的不适感也随之加剧。甚至有一次,在一个重要的商业会议上,他突然感觉到心跳急促,胸口仿佛被重物压到喘不过气。手心冒汗、呼吸变得很急,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不得不找个理由匆匆离开会议。

这一切,都让他深深感到不安,认为自己的健康出现严重问题,决定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怀抱紧张心情,他开始漫长的医疗旅程。心电图、脑部扫描、血液检测……每个检查项目他都没有错过,甚至做了胃镜和肝功能检查。这些过程对他来说既煎熬又充满期待,他希望能找出问题的根源,了解自己为什么如此不舒服。然而,检查报告一项接著一项地出炉,竟然都显示他「一切正常」。

「你很健康。」医生这么告诉他。

这句话应该是好消息,却让王先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沮丧。「健康?但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他内心挣扎著,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经历的痛苦和不适无法被检查结果证明。

尔后每次检查都让王先生的焦虑加深,仿佛被困在一个永无止境的诊疗迷宫里;一次次地进入诊室,希望找到出路,却总以失望告终。医生不断告诉他:「检查结果显示你很健康,可能只是工作压力引起的。」这样的解释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安慰,反而让他的痛苦更加难以承受。

「如果只是压力,那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每天都要垮掉、撑不住?」王先生的疑惑愈来愈深。

在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上,王先生忍不住向老朋友抱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有的检查结果都说我没事,可是我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和自己的身体搏斗。」

朋友听了之后,想了想说:「你有没有听过自律神经失调?这听起来像是那方面的问题。」

「自律神经?那是什么?」王先生对这个名词很陌生,他以前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连你也以为我想太多,叫我去看精神科吗?」

朋友解释道:「不是啦!不是精神病,是『神经病』,跟头痛、肚子痛一样,我讲不清楚,你上网找资料啦!」

王先生半信半疑,但他也知道自己别无选择。经历如此多的检查却始终无法找到答案,让他对传统医学失去信心。「或许是时候换个方向了。反正最差也就现在这样,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他暗自思索。

后来,王先生透过网路搜寻,来到我的诊所。在我们的初次见面时,他显得非常疲惫,眼神中充满困惑与无助。他向我详细描述过去几年的健康状况,以及他无数次就诊的经历,「我已经做了所有检查,但每个医生都告诉我没事。可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像在拚命,连睁开眼睛呼吸都觉得好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根据他所描述的症状以及生活状况,我心中隐约有了答案;尤其当他提到自己频繁的胸闷、心悸和无法入睡时,这的确很可能与自律神经系统的失衡有关。

「我怀疑你的问题不是某个器官出了毛病,而是你的自律神经失调了。」我告诉他,并继续解释,「自律神经系统掌控著你的身体功能,像是心跳、消化、呼吸等,当它失调时,这些功能就会开始出现问题。」

「那该怎么办?」王先生露出了期待的神情。他说自己已经进出许多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但总是无疾而终,真的「无疾」……因为医生总说他没有病!

我为他进行一系列评估和测试,这些测试是针对自律神经的特殊检查项目,并不像传统的医学检查那样关注于具体的器官功能,而是查看身体的整体协调运作。结果显示,王先生的自律神经系统确实处于失衡状态,虽然无法透过传统检查发现,但它的确正悄无声息地影响著王先生的心跳、消化和睡眠。

检查的结果让王先生豁然开朗,长期以来无法解释的各种不适和痛苦,原来并不是器官出了毛病,而是自律神经系统失调在作祟。

检查不出病的原因:自律神经失调不是具体的器官病变

自律神经系统失调就像一个隐形的麻烦制造者,它不会像心脏病或肝脏疾病那样直接出现在医学报告中,而是以一种隐形的方式,悄然无声地影响身体各个系统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运作。对于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症状是真实存在的,但却难以在常规检查中找到具体病因,这就是自律神经失调的难以捉摸之处。

事实上,无数人都和王先生有著相似的经历。他们一次次进出医院,做著各种先进的检查:心电图、核磁共振(MRI)、电脑断层扫描(CT)、血液检测等等,但每次的结果都相同:一切看起来正常。这些人无法摆脱持续的头痛、失眠、胃部不适和焦虑怠,却一再被医院检查结果狠狠打脸,这「正常」的诊断报告,仿佛在嘲笑说:「你并没有生病,这只是你自己过于紧张罢了。」

这种情况会让患者感到无比困惑,甚至产生强烈的无助感。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生病,或者一切只是自己「想太多」,而另一方面,身体的不适却又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矛盾经常让他们在看诊时深陷不知所措的境地。

那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医生无法找出真正的病因?答案其实很简单:

传统医疗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器官病变,而忽略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协同运作。

在医院,医生习惯于使用各种高科技仪器检查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这对于检测急性疾病或器官损伤非常有效。如果心脏正常运作、肝脏无异常、肾脏功能正常,医生通常会下结论:「你很健康。」然而,单一器官的正常运作,并不代表人就是健康的;全身系统的协同工作,也是健康的必要因素,而自律神经系统正是掌控这一协同运作的关键。

自律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个系统像一对舞者,交替掌控我们身体的活动。交感神经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和紧急情况;副交感神经则负责「休息与修复」,让我们的身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

当这两个系统失去平衡,身体便会出现各种难以解释的症状,从失眠、头痛到焦虑、胃痛……但这些症状并不源自于具体器官的损伤,因此传统的医学检查无法轻易检测出它们的根源。

本文摘自柿子文化的《自律神经失调有救了:为何很多医师都治不好?25年临床经验!权威名医给你有效的治疗对策》

作者:郭育祥医师

国立阳明大学医学系

自律神经失调症协会 理事长

现任郭育祥诊所院长

自律神经调节与功能失衡症状的临床专家

执业以来,长期投入于过度换气、慢性疲劳、代谢困扰与体内节奏失衡等现象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擅长以清晰、有条理的方式,比喻复杂医学机制,帮助读者与失调者理解长期不适背后的生理根源,并提供可落实于日常的调养方法,回归稳定且有掌控感的生活。

二十五年来,无数曾反复求诊、遍寻解答的人,在与郭育祥医师接触后,第一次明白──不是自己过度敏感,而是身体早已悄悄发出了讯号。

每个困扰不安的身体,都渴望被理解……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