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院发言人到交通部长,陈世凯推动许多交通改革,他除了强化与民众沟通,也让台铁暌违30年首次调涨票价;他坦言压力很大,但必须带著钢盔往前冲。
作者:丘采薇
2024年1月下旬,赖清德才刚当选总统,身为竞选总部发言人的陈世凯突然退出工作群组,还私下向友人表达将离开政坛。不过,《财讯》披露,当时赖团队的每个人都说:「赖清德不可能让他走。」
接下来的日子,赖清德只要有机会就会邀陈世凯一起跑行程,逢人就介绍陈世凯的重要性,最后陈世凯真的留下了,还担任业务繁重的行政院发言人,之后又临危受命接任交通部长。接受《财讯》专访这一天,陈世凯上任交通部长即将满1周年,当采访团队请他说说心路历程,他笑说:「入阁担任发言人,对我来说是生活中很大的转变,后来担任交通部长,责任更大,因为每一个民众从早上睁开眼睛,就跟交通部有关系。」
陈世凯对于台北政坛来说或许是新面孔,但其实他在台中已经耕耘多年,他2010年代表民进党参选台中市议员,并连任3届;直到2022年才决定交棒给自己的助理,随后专心帮赖清德拼总统大选。
民代出身 串接政策与民意
笑容满面、说话从容是陈世凯的招牌风格,虽然外界对于他非交通体系出身有些质疑,但他坚定地给自己下了一个注解:「我就职的时候就说,部长不是『交通帮』,而是来『帮交通』」。他现在称交通体系为「交通队」,「我要帮交通队和人民的需求串接起来」,所以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请交通部同仁拍影片并放在脸书上,「那些影片是交通队在每一个角落的努力,让民众知道,其实交通部每一天都帮大家做好多事情。」
《财讯》双周刊分析,虽然非传统交通帮,但陈世凯总是将「解决问题」放第一。他表示,他担任民意代表时,每一天都在解决问题,民意代表的角色是将民众的需求和行政部门串接起来;而交通部所有工作都和民众的每一天息息相关,更需要将政策与民众的想法串接起来。
例如,陈世凯这阵子推动高阶同仁下乡宣讲,走入乡里去说服民众;渐渐地,同仁发现这是很大的改变,都觉得「社会好像渐渐理解我们」。他坦言,一开始很怕同仁不习惯,但最后得到的回馈并非如此,大家反而了解到,原来交通部的政策,即使是小小一件事,都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关,但政策只是一张纸的时候,大家都听不懂,有很多怀疑;而当交通部到第一线沟通,民众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被问到这些日子以来,哪些政策在下乡后反转民众观感?陈世凯马上说:驾照改革。他表示,交通部将换照年龄从75岁下修至70岁,被很多民众误解,以为70岁之后,政府就不给人开车,但下乡说明后,民众都很支持。他强调,现在70岁的驾驶有182万人,10年之后,会变270万人,20年之后,开车或骑车的主流是65岁以上的人,此时政府若没有介入管理,会有相当多的风险。
最受瞩目的,是陈世凯让台铁暌违30年首次涨票价,平均涨幅约26.8%,令旅客相当「有感」。他说,涨幅是不小,但还是「比合理再便宜一点」。他强调,台铁一天运量接近70万人次,是高铁的3倍,这样的运具必须优化,且台铁公司化之后,不能一直亏钱。他坦言,决策过程压力很大,尤其执政党在立法院是少数,这件事不容易,「但如果我希望台铁好,就必须戴着钢盔往前冲。」
《财讯》双周刊指出,个性灵活、身段柔软都是政坛对陈世凯的评价,他不只能应付朝小野大的国会,对内沟通也很有手腕。陈世凯的前老板、陆委会前主委邱太三就形容,陈世凯人聪明、可塑性高,当初或许大家不看好陈世凯担任交通部长,但现在陈世凯反而是较少被立法院攻击的政务官。他也说,担任中央政府的政务官,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当专业能力碰到各种问题,处理的技巧是什么,一位政务官要拿捏政党立场、要顾及大众福祉,也要在政治竞争底下生存,因此政治处理能力很重要,陈世凯就具备这种能力。
至于当了交通部长之后,在立法院接受质询似乎都不会动怒,又是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陈世凯说,他曾经担任过质询别人的角色,他理解民意代表质询的目的,也理解民代都代表民意,他认为把话讲清楚就好了。他也坦言,自己不是圣人,心里还是有小剧场,只是小剧场不容易在脸上显现出来,这是对民意的尊重。
身段柔软 不怕上火线拆弹
至今上任将满1周年,陈世凯仍认为自己有很多地方要学习。他说,自己是个问题很多的人,在视察过程中,如果没有问问题,只有听负责单位报告,那就只有一个角度,应该自己观察自己看。他也透露一件实例,他最近视察松山机场改善工程,发现有一根柱子为了提高防震系数,包成两倍那么粗,他当场问为什么不能新建一根柱子,原来是松山机场已被台北市文化局列为历史建物,不能随意更动,也凸显出台湾各机场更新难度,「以后你们去松山机场就会发现,那根柱子粗得很不合理。」
延伸阅读:
台中精机董座黄明和:这是40多年来最惨的一次!三重困境压顶 活下去只能靠企业自己转型
比亚迪绕道登台 加速重整对中规范 不只汽车、风电也有疑虑 产业防线、法规应同步升级
看懂税收真相!超征和你想的不一样 罔顾财政纪律将造成债留子孙
上任周年告白》非「交通帮」出身 自我定位「帮交通」 陈世凯戴钢盔推台铁涨价、驾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