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作者是日本创业实战专家,23岁接手家族企业,从涂料事业起家,当事业正要起飞时,却遇上供应商倒闭。他深刻体验到,跟大企业拚价格、拚资源,最后都是赔钱收场,不如当市场里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因此决定转攻利基市场。
他创业至今超过32年,目前已取得6项专利(例如:太阳能充电器、高级水耕栽培机、橡胶复合材料),并以付费收购方式回收电池,打败蓄电池龙头老大。合作客户包括:恩益禧、三菱电机、软银、日本奇摩、东京电力等上市企业;他坚持不做下游代工、毛利低于三成不做,专注深耕高度差异化的利基市场。
由于公司太赚钱,他收到两百多家的大企业并购邀约,最后以高价售出公司股权,成功华丽退场。他从发想创意、开发市场、定价,到智慧财产权保护,找出大企业不会也不想插手的市场,红海变蓝海。
不争第一,只当唯一。利基生意怎么找?利用DCA思考法。一有点子,不要先计划(P)这要花多少钱,而是思考:我现在手上有哪些现成资源(D)可以运用,作者独创6步骤,从卡关到爆想,轻松开发利基商品。
帮他赚进两千万元的利基圣经。利基商品不一定要从零开始研发,你可以:多注意政府补助,不仅搭上政策顺风车,又能分担风险。‧从海外找热门商品,争取总代理的独家销售权。
从现有商品中改进原料或包材:像是口香糖加入木糖醇,抗蛀牙;改用环保材料,提升品牌形象。但要记得将原料配方黑箱化,借由专利防止竞争者抄袭。
蓝海市场一片空旷,但风险是没有客人?错,数量不是问题,羊毛其实都出在「有钱人」身上。不打价格战、不接代工、毛利低于三成不做,作者告诉你,如何找出大企业不想插手的市场,就能把红海变蓝海。
作者: 熊谷亮二
我靠利基事业赚进千万
我在28岁那年开始创业,之后不断挑战新创事业,陆续打造出4间在利基市场独一无二的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也有成功的事业。尽管我只是个中小企业经营者,依然能与多家大型企业直接合作,并且在没有激烈竞争的状况下,稳健经营超过32年。
也正因为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我才能收到两百家的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邀约,最后在2022年顺利以企业并购,成功将公司转让出去。
在本书,我将以井底金蛙为概念,汇整自己的创业经验,希望能对中小企业主、新创事业负责人,甚至是准备创业的人,提供些许实用的启发。
这段话或许听起来颇为玄妙,不过,关于金蛙的涵义,我会在第一章进一步详细说明。
近年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快速发展、网路购物普及、大型连锁店进驻各地,加上整体社会环境剧烈变动,商品与服务的寿命也越来越短。
在这样的时代,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赚钱。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主动寻找新的事业机会。如果你不行动,你的事业就会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
如果你心里还是想维持现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从今天重新开始创业,你还会选择现在的事业吗?」
只要你有一丝丝的犹豫,就表示,是时候考虑转型成利基事业,而本书就是你的圣经。
以汽车产业为例,长期以来,日本车厂如丰田(TOYOTA)等品牌,在全球车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欧美与中国的厂商发现,在引擎性能与油电混合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HEV)技术上无法超越日本时,便倾全力发展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简称EV)。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等新兴势力,也在这波电动车热潮中迅速崛起。
比亚迪创办人王传福曾说:「我们制造电动车,就像制造手机一样。」这观念对传统车厂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颠覆与挑战。如今,日本车厂也不得不正面迎战。
然而事实是,目前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前十名中,没有任何一家日本车厂上榜。尤其近几年电动车的发展趋势略有变化,哪怕是长年以汽车产业为主力的日本,也无法在全球产业转型中保持优势。而这样的变局,其实离你我并不遥远。
既然你会拿起《没有竞争对手的利基市场圣经》,就表示你已感受到某种危机,并且希望能找到符合时代需求、独具特色的利基新事业。不过,也许你会想「利基市场哪有这么简单」、「搞到最后一定会失败」,甚至还没开始就想放弃。
但事实上,利基事业的灵感就藏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就能发现创业的点子或商机。而要抓住这些灵感,你得从建立发想点子的习惯开始。这样的习惯,谁都可以养成。
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很难成为市场第一。即便你推出好点子、创立新事业,只要市场一成熟,大企业就会介入,轻易夺走你深耕的市场。但如果你是选择特定领域、规模不大的市场(也就是小水井、小众市场),你将更容易成为唯一,甚至创造出高获利的商业模式。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愿意抛开框架、保持好奇、发挥创造力并付诸行动。
我们所预见的未来,正迅速接近。能否借由事业重组,开创全新利基事业,提升公司价值,就看你怎么选择。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曾说:「如果我不能持续探索新世界,我就会失去生命力。」这句话流传超过70年,至今依然深深鼓舞著我们每一个人。众所周知,他是在五十多岁才跨足截然不同的领域,创造出迪士尼乐园。
一旦你能创造出独特的商品或服务,不仅能与从未合作过的公司、甚至全新产业搭上线,还可能翻转整个事业、改写游戏规则。只要能建立习惯,即使是你目前从事的本业,也有机会迎来创新突破。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的《没有竞争对手的利基市场圣经:不打价格战、不接代工、毛利低于三成不做,找出大企业不想插手的市场,红海变蓝海最佳实务。》
作者:熊谷亮二
23岁,以家族企业接班人的身分,负责涂料相关的新事业开发。虽然创业首年营业额挂零,但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仍成功与电力公司直营合作。
28岁,创立专营特殊涂料销售与施工的Access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却遭遇合作厂商倒闭。此后,他转攻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陆续创立三家利基型公司,事业横跨多元领域。
创业实战经历超过32年,目前已取得6项专利,主要合作客户包括:恩益禧(NEC)、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软银(SoftBank)、日本奇摩(LINE Yahoo Corporation)、东京电力、铁路公司JR、东急Hands、日立造船(Hitachi Zosen)、富士通等上市企业。坚持不做代工、不打价格战,专注深耕高度差异化的利基市场。
2022年,他收到两百多家的大企业并购邀约,最后以高价售出公司股权,成功华丽退场。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暨业务顾问,致力于推广创新事业、快速打造事业的实战心法,积极培育下一代创业家。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