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煒衡刑辯 徐昕助理
2025年11月3日,郝毅、焦粉菊、徐昕等律師法律援助的一家三口被抓的張丙強被取保候審,在以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羈押了173天后,終於走出了看守所,重獲自由。
初秋的鄂倫春,已是白雪覆蓋。撂荒的耕地,今年已無法耕種。重獲自由的張丙強,也仍然要奔波在為自己、為兄弟、為母親洗冤的路上。
2025年6月以來,徐昕老師陸續接到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幾十位農民的求助信。信中稱農民耕種國土空間規劃為耕地的土地,反而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追究刑事責任,這在鄂倫春不是個別現象,涉案農民上百戶,土地10萬餘畝。如今,大片國家基本農田撂荒棄耕,已經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同時,如果農民土地被沒收,還要面臨牢獄之災,很可能引發大範圍群體性事件。
經研究發現,涉案農民耕種的基本都是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確定的「耕地」,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時被劃入「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其中還有一大部分國家斥巨資建設的高標準基本農田。農民每年都按照鄂倫春自治旗政府的要求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旗政府對土地編輯地籍台賬,統一管理。農民耕種這些土地完全合法,且是國家鼓勵的,最多只是土地權屬糾紛,不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2024年,鄂倫春自治旗政府已經發布多份紅頭文件,鼓勵農民將紅線範圍內棄耕、休耕及撂荒地進行復耕。鄂倫春旗法院、檢察院,以及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及下屬分局,在紅線範圍內耕種涉案地塊處理結果,至少有50起左右案子作出了無罪、不起訴以及撤銷案件的決定。這些政府通知和司法文書都代表了政府、司法機關的官方意見。農民在這些政策和文件的指導下開始復墾複耕紅線內耕地。
但2025年3月以來,自治區有關部門聯合制訂了一些辦案規則,開展毀林毀草的專項整治行動。這些辦案規則「以權屬證書」為認定地類依據,違背了《刑法》《土地管理法》等上位法中規定的「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但規則已發,基層辦案單位只能按照「從快從嚴從重」的指導思想辦理,不管是否在耕地紅線,不管之前的是否做出過不起訴決定,對所有涉及森工集團土地的案件重新立案,並抓了一部分農民。
徐昕老師遂決定介入此案,提供法律援助。此後,徐昕律師團隊及全國各地刑辨律師20余位參與,分別為不同的當事人辯護。
律師辯護過程中,與自治區鐵路運輸檢察分院、海拉爾鐵路運輸檢察院、海拉爾鐵路運輸法院的辦案人員進行了良好溝通,達成初步共識。同時,律師向中央和自治區相關部門郵寄了幾百份法律意見,並多次走訪自治區人大、政法委、高院、檢察院、公安廳、自然資源廳、農牧局等部門單位,誠懇地表達了農民無罪,保護耕地,儘快耕種,避免撂荒,希望依法妥善解決案件的願望,引起了各部門單位的高度重視。
如今,張丙強被取保。這標誌著內蒙古鄂倫春耕地系列案件的辯護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也表明辦案機關釋放了積極信號,我們此前與自治區各部門單位的溝通是有效的,相關領導正在積極促成該系列案件的妥善解決。尤其要感謝海拉爾鐵路運輸法院及法官的擔當。
現在張丙強的母親佟艷華、兄弟張丙柱,依然在羈押中。我們希望他們儘快得以取保,讓一家人早日團聚。
我們也希望自治區各相關部門和領導進一步推動案件妥善處理,各辦案機關儘快落實上級領導的正確決策,宣判農民無罪,讓農民種地沒有犯罪的風險,解決好鄂倫春旗的林耕矛盾,耕歸耕,林歸林,生態紅線和耕地紅線互不衝突,互惠互利,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為共和國提供更多更好的糧食。

文章來源:維權網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