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里看到自己名字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里看到自己名字

「很想能常回到我的故鄉看看。」

作者:劉瀟 徐力婧馮璐

7月6日至9日,諾魯總統戴維·阿迪昂帶著家人和孫輩,在廣東進行為期三天的參訪交流。

在這次的行程中,除常規外事活動外,他還有一個特殊的目的——來廣東尋親祭祖。

此前,經相關部門走訪考證得知,阿迪昂的外曾祖父為司徒氏,其祖籍是廣東江門開平市赤坎鎮中股村忠心裡。一百多年前,司徒氏先祖遠赴南洋謀生,後輾轉到諾魯定居。

這一次來到廣東,阿迪昂循著祖輩的足跡,又回到了遙遠的「故鄉」。

在江門尋親,在深圳「遛娃」

來到廣東後,阿迪昂先是訪問了廣州,緊接著就前往江門開啟了此次行程的「重頭戲」——尋親。

阿迪昂的先祖為司徒氏,其後代至今仍生活在故鄉。司徒氏家族以「教以人倫」聞名,族人勤儉自勵、重視讀書,人才輩出。

「聽說阿迪昂總統要來村裡尋根,村民們都很高興,有些人還特意從外地回鄉,希望來看看這位遠道而來的總統族親。」中股村村委會主任司徒玩玲說。

在村口的大榕樹下,阿迪昂與迎接他的鄉親們圍坐,品嘗著當季的荔枝和龍眼,拉起了家常。眼前溫馨的場景,讓阿迪昂感慨:「我非常榮幸,在家鄉受到熱烈歡迎,很想能常回到我的故鄉看看。」

更讓人驚喜的是,阿迪昂這一次還找到了自己的堂外祖母。她叫譚惠霞,今年81歲,仍然精神矍鑠。看著這個從大洋彼岸歸來的總統「外孫」,譚惠霞特意抓了一把龍眼遞給他。

·阿迪昂(左)與堂外祖母譚惠霞。

隨後,入鄉隨俗的阿迪昂跟隨鄉親們拜祠堂。他沿著石階拾級而上,來到位於素庵居廬頂樓的司徒家祠。

祠堂中,貢桌擺在中央,牌位整齊地立在桌後,供盤裡放著燒乳豬、鹵鵝、蒸糕等廣東傳統祭品。阿迪昂引領家人,按照家鄉習俗祭拜先祖,表達對先輩的緬懷與感恩。

隨後,阿迪昂又來到了司徒氏圖書館。在查看族譜時,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驚喜萬分。

·阿迪昂(左二)在司徒氏圖書館查看族譜。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研究員潘玥對環球人物記者說:「一百多年前,廣東人『下南洋』的浪潮,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必然結果。儘管部分後代因本土化逐漸疏離中文,但對祖籍地的情感紐帶依然延續。諾魯總統的尋根現象並非孤例,類似案例在東南亞政商界屢見不鮮。」

離開江門後,阿迪昂又抵達深圳,開始為期兩天的訪深行程。如果說在江門尋根是一次傳統之旅,那麼來到深圳後,他更切身體驗了一把中國的「遛娃」生活。

7月9日上午,阿迪昂攜家人蔘訪深圳婦兒大廈。

大廈內的冰淇淋攤位,瞬間吸引了總統外孫女們的注意。溫馨的一幕出現了:其中一個小外孫女舀起一勺冰淇淋,親手送給總統外公品嘗。

之後,他們走進魔術演藝空間。「這些魔術太酷了,我非常喜歡!」孩子們不僅看得入迷,還興奮地上台參與了互動遊戲。

在兒童探索館,阿迪昂又陪著孩子們玩起了模擬職業遊戲。戴上VR眼鏡後,孩子們又瞬間「穿越」至珠穆朗瑪峰,體驗了驚險又新奇的虛擬登山之旅。

·阿迪昂與兩個外孫女。

「作為總統,我曾到訪過不少國家,品嘗過很多美食,但這次的旅程獨一無二,令我終生難忘。」阿迪昂說。

出身政治世家

今年56歲的阿迪昂,是諾魯的資深政治家,也是政治傳奇家族的延續者。

他的父親凱南·阿迪昂曾三度擔任諾魯總統,是諾魯政壇的「元老」之一。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成長,阿迪昂從小就對國家治理有了認知。

2001年,阿迪昂首次參加議會選舉,從位於諾魯西北部的拜齊選區起步——這也是他父親開啟仕途的地方。當年順利當選議員後,阿迪昂在諾魯議會一干就是20多年,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議員之一。

2004年,年僅35歲的阿迪昂被任命為諾魯外交部長,這一任命在當時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自1968年諾魯獨立以來,外交部長的職位一直由總統兼任,阿迪昂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不是總統的外交部長。這一突破性的任命,既體現了他的外交才能,也預示著諾魯外交政策的重要轉向。

·阿迪昂。(資料圖)

在阿迪昂20多年的從政生涯中,2007年是頗為跌宕起伏的一年。作為外交部長的他在訪問古巴時,發表多項關於美國的公開聲明,隨後,他在訪問加勒比島國期間,再次讚揚古巴並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

當阿迪昂回到諾魯後,遭遇國內政治壓力。衛生部部長科克指控阿迪昂從事不正當商業行為,並將「火力」燒到了阿迪昂父親身上,聲稱老阿迪昂辱罵兩名部長。阿迪昂否認指控,要求科克拿出證據,並表示「要麼有證據,要麼就閉嘴」。

很快,一場圍繞阿迪昂的危機引發諾魯政壇地震。為了表達不滿,包括科克在內的3名部長先後宣布辭職,並對時任總統德維希·斯科蒂提出不信任動議。這次事件最終導致斯科蒂政府垮台,阿迪昂也不再擔任外交部長。

然而,政治挫折並沒有擊倒阿迪昂。2008年,他通過與前總統雷內·哈里斯結盟,重新奪回了議會的控制權,成為諾魯議會議長。

這一系列的經歷鍛造了他堅韌的政治品格,也為他日後的總統之路積累了寶貴經驗。2023年10月31日,阿迪昂在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宣誓就職,成為諾魯第十七任總統。

「天堂島」上的中餐館

「陽光充足、民眾熱情」是很多人踏上諾魯後的第一印象。

諾魯陸地面積僅21.1平方公里,人口約1.3萬,被譽為太平洋上的「天堂島」。

·諾魯風光。

歷史上,諾魯曾因豐富的磷酸鹽資源而富甲一方,20世紀70年代人均收入一度居世界榜首。然而,隨著磷酸鹽儲量枯竭,諾魯面臨著經濟轉型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諾魯將目光投向了與中國的合作。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主任費晟對環球人物記者說:「諾魯對中國貿易的依賴度較高,發展對華貿易可以提升其進口物資的性價比。同時,與中國共同開發海洋資源,也是諾魯發展經濟的重要契機。」

2024年1月24日,中國同諾魯在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諾魯共和國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兩國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此後,中瑙合作日益廣泛深入。

近年來,中國助力諾魯開發海洋資源,對艾沃港碼頭進行建設升級。同時,多家中國企業也與諾魯礦業公司展開合作,這些舉措有望為諾魯經濟增長注入活力。

·諾魯居民在當地中餐館聚餐。

其實,中瑙關係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此次訪問,阿迪昂在參觀華僑華人博物館後,感慨道:「諾魯90%的中餐館都是由祖籍江門的華裔開設的。」遇到特殊節日,諾魯的中餐館裡總會擠滿人。糖醋排骨、白切雞、水煮魚等中餐是不少諾魯人聚餐的選擇。

在諾魯人口中,華人佔比達8%,大多來自廣東或福建。他們早已深度融入諾魯社會,也給當地帶去了中國文化。大多數諾魯人都知道中國春節,傳統舞龍表演也有不少「粉絲」。

阿迪昂此次的尋根之旅,無疑給這些深厚的情誼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