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出下周將訪華的消息之際,英偉達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勛於當地時間7月10日率先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但會談具體內容尚未對外公布。英偉達發言人對此拒絕置評。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此次會面正值英偉達股價10日小幅上漲,成為首家在交易日收盤時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超越蘋果和微軟,達成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里程碑。
彭博社稱,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熱潮表現出持續熱情,這也帶動了整個科技股板塊的上漲。得益於AI需求的迅猛增長,英偉達晶元銷量激增,科技巨頭微軟、Meta、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預計將在下一財年投入約35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10日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讚了英偉達的股價表現。
「自特朗普關稅以來,英偉達上漲了47%。美國正從關稅中獲取數千億美元收入,」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發文稱,「這個國家現在『重回巔峰』。」
6月11日,黃仁勛在巴黎出席第九屆VivaTech科技創業與創新博覽會。 視覺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在此次與特朗普會面不久後,黃仁勛計划下周再度訪華。
知情人士透露,黃仁勛計劃於下周三(7月16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期間或與中國高層領導人會面。
此外,英偉達計劃最早於今年9月推出一款專為中國設計的全新人工智慧晶元。
據稱,這款全新晶元是英偉達現有Blackwell RTX Pro
6000處理器的修改版本,將去除一些最先進的技術,例如改善互連性能以及加速數據傳輸的高帶寬內存(HBM)和NVLink,以符合美國總統特朗普收緊的出口管制規定。
《金融時報》注意到,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政府收緊出口管制導致了英偉達股價遭受重創。由於英偉達正試圖保住在中國這一關鍵海外市場的地位,同時又深陷地緣政治漩渦,黃仁勛正加緊努力,與中美雙方進行更具外交意義的溝通。
彭博社也稱,黃仁勛一直公開表示,美國企業需要進入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國,他本人也頻繁訪華。他此次重返中國正值敏感時刻:作為人工智慧晶元的龍頭企業,英偉達正深陷美中科技衝突之中。
黃仁勛曾呼籲美國放寬技術出口限制,認為這些限制令中國競爭對手獲得不公平優勢。他認為,美國的管制措施已實際將英偉達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元市場,因此公司預計本季度將損失高達80億美元的銷售額。
今年4月訪華時,黃仁勛強調稱,英偉達將繼續不遺餘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4月30日,黃仁勛再次表示,他希望特朗普政府能改變晶元出口規則,「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在AI領域「並不落後」。
今年5月,黃仁勛還公開表示,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已然「失敗」,對美國企業造成的傷害遠超對中國的影響。
他在5月19日接受採訪時形容,美國政府對華晶元限制令「代價高昂」,已導致公司損失150億美元銷售額。他直言,通過限制人工智慧技術傳播來阻止其他國家獲得美國技術,這種想法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倘若美國公司不在中國市場參與競爭,那麼中國技術將傳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