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北京何必錯失歐洲也要與普京綁在一起?

短暫的中歐峰會,表面正常,內里緊張。至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終於發出了一個聯合聲明,說明在特朗普的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歐盟對與中國共同應對氣候轉暖仍抱著很大的期望。馮德萊恩還表示歐中同意升級稀土出口機制。

不過,就此認為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有了明顯改善顯屬誇張,歐盟與中國,存在著兩個很嚴重的問題,一個是俄羅斯侵烏戰爭,另一個是貿易糾紛。而第一個問題更涉及歐洲的安全,俄羅斯一天不停止戰爭,歐洲人一天得不到安寧,問題恰恰出在這裡,在這麼一個攸關歐盟安全的重大問題上,北京始終態度曖昧。這是北京的盲點嗎?只顧自己的利益,無法體味歐洲人感觸到的那種地緣政治的緊張?還是習近平對普京的俄羅斯那種迷戀式的崇尚,影響了中方的認知?

峰會時間雖然短暫,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不容迴避地表達出歐盟的重大關切,這一重大關切將決定歐盟與北京的未來及其關係。歐盟領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會談時,習近平表示北京與布魯塞爾應該強化溝通和互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清晰地點明了歐中關係的核心問題所在:從今以後,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影響歐中關係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這句話意味深長,顯然,如果中國繼續以各種方式支持俄羅斯的戰爭努力,「互信」從何談起?

馮德萊恩表達非常具體:「中國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繼續互動的方式,將是影響我們未來關係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因此,她呼籲,需要拿出真正的答案來處理「處於轉折點」的歐中關係。

面對美國,尋求與老歐洲強化聯繫的中國,將自己定位於更像一個穩定和可信的夥伴。習近平回應說,「國際形勢越是嚴峻複雜,中歐就越要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

北京僅僅以為這是可以拉攏歐盟共同應對特朗普的美國的好時機,但是,又想把歐盟關注的俄烏戰爭擱置在一旁。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美歐在許多問題上出現分歧,特朗普對俄烏戰爭搖擺不定的態度也讓歐洲人不安,但歐盟與美國目前的爭執主要聚焦貿易問題,而不是安全問題,而與中國的關係則不同,考慮到習近平與普京的特殊關係,歐盟無法撇開中國對俄羅斯的關係去深化歐中關係。

事實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此次來北京與習近平會談,帶來了一連串需要討論的糾紛。其中一個份量很重的就是歐中貿易不平衡,歐盟擔心中國廉價產品與政府補貼的產品傾銷歐洲市場;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北京與莫斯科越來越親密的關係,在俄羅斯無意停戰,並展現永久吞併烏克蘭部分領土意圖的時候,歐盟對北京如此親睞莫斯科自然充滿警惕。

而習近平的表述則一如既往,他希望歐洲僅僅著眼於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強調中歐之間的差異在過去也沒有影響雙方建交和發展關係,今後也不應該有不利影響。習近平還說,「當前歐洲面臨的挑戰不是來自中國。中歐之間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和地緣政治矛盾,合作大於競爭、共識多於分歧的基本面和主基調沒有變。」

在這裡,習近平想讓歐洲人明白的是俄烏戰爭與中國無關,也就是所謂中國不是當事方,卻掩蓋了中國與俄羅斯戰爭某種實質關聯:大規模提供可用以製造武器的軍民兩用車床、零部件、電子管等,同時,中國與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原油,這些做法,一方面支援了俄羅斯得以繼續其侵略戰爭,一方面支撐了俄羅斯的戰爭經濟,這恰恰是歐洲關心的要害所在,而習近平所說的「當前歐洲的挑戰不是來自中國」對歐洲人來說明顯缺乏說服力。

作為回應,馮德萊恩表示,最根本的是中國和歐洲承認各自的關切並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歐盟領袖在這裡再一次提醒中國領導人,在歐中關係處於轉折點」的時候,歐盟的重大關切是烏克蘭戰爭,而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俄羅斯延續戰爭。這一點,中國外長王毅日前與歐盟外交負責人卡拉斯會談時表達得更直接:中國不願意看到烏克蘭戰爭結束,因為這樣美國就會把注意力轉向中國。

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也對習近平表示,希望他「運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終結這場戰爭」,他還表示歐盟希望與貿易和經濟有關的問題能夠取得進展,他同時表達了歐洲人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擔憂,他說,這是歐盟與其他國家,也包括中國關係的重要支柱。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