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美歐15%關稅條件曝光!馮德萊恩:已是最佳結果

美歐15%關稅條件曝光!馮德萊恩:已是最佳結果

▲▼歐洲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美國與歐盟近日在蘇格蘭(Scotland)達成關稅協議,歐洲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這份協議「是在不確定年代裡,為歐美帶來確定性、穩定與可預測性」,強調雖然條件嚴苛,但已是「我們能談到的最佳結果」。

綜合外媒報導,這份協議的重點是美國對歐洲進口商品設定15%基準關稅,適用範圍包括汽車、半導體與藥品。馮德萊恩坦言,「15%不是可以輕忽的數字,但這已經是我們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她也透露,雙方同時針對部分戰略性商品達成「零對零關稅」(zero-for-zero),包含飛機及零件、特定化學品與特定學名葯,至於葡萄酒與烈酒的稅率目前仍在討論。

馮德萊恩最後強調,「今天的協議在動蕩時局中創造了確定性,讓企業與市場都能更有預期地規劃未來。」

根據協議,歐盟還承諾在三年內向美國採購7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6兆元)的液化天然氣(LNG)及核燃料。馮德萊恩指出,歐洲「仍有太多俄羅斯的LNG透過後門進來」,因此歐洲執委會已提議在2028年1月1日前全面淘汰俄羅斯天然氣進口。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對協議表示歡迎,直言這避免了「跨大西洋貿易關係不必要的升高」。他強調,對德國汽車業來說,這項協議特別令人鬆一口氣,因為若談不成,汽車業將面臨高達27.5%的關稅。

梅爾茨指出,德國的化學與機械產業同樣高度依賴對美出口,對於歐盟執委會後續談判「完全支持」。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則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出席會議時表示,對協議抱持正面看法,但仍須審視細節,「15%的稅率可以承受,尤其如果這個百分比如原先計畫所說,沒有再額外加計既有稅率的話。」

梅洛尼也補充,義大利作為歐洲對美國最大出口國之一、擁有超過400億歐元(約新台幣1.4兆元)貿易順差,「已準備好在國家層級啟動支援措施,同時也要求歐盟在層級上對受到衝擊的產業提供協助。」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