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上海銀行新「掌門」自掏百萬買股票 傳遞什麼信號

高管增持,再現金融「江湖」。7月28日,上海銀行發布的「關於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買入公司股票的公告」顯示,10名董監高日前增持了股票。

根據公告,該10名董監高分別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 A 股股票,合計增持44萬股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10.46
元至10.7元。這意味著,10名高管增持耗費金額超過460萬元,不足500萬元。

上海銀行新「掌門」自掏百萬買股票 傳遞什麼信號

作為這次增持行動的「領銜人」,該行黨委書記顧建忠買入10萬股。若以前述最低成交價折算,該等股票價格約為104.6萬元。另外,副董事長、行長施紅敏買入6.5萬股,副行長鬍德斌買入5萬股,副行長俞敏華買入5.5萬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董高監人員承諾將所購入的股票自買入之日起鎖定兩年。

作為參照,截至29日中午收盤,上海銀行報10.39元,跌1.24%,最新股價已低於上述高管增持成交價格區間。與此同時,連日來,上市銀行陸續結束今年的分紅高峰期,作為板塊「紅人」的銀行股也開啟了一段下調窗口。

不過,對於上海銀行而言,此次不足500萬元的增持行動,更多的是傳遞一種態度。

記者在業界了解到,據分析人士指出,此番以黨委書記為代表的高管增持意在顯示對於上海銀行發展的信心。不過,從一層含義看,近年來上海銀行股價有所波動,亟須穩定資本市場情緒。

准「75後」回歸執掌「帥印」

圖片

顧建忠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拉長時間軸看,上海銀行股價自2022年10月觸及4.44元的歷史低點後開啟反彈,今年7月初觸及11.47元的高點,直到本月底回調。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海銀行年度漲幅超過70%漲幅位居A股42家上市銀行之首。

實際上,一個更為深層的信號是,此次是顧建忠「掌舵」上海銀行三個月後,首次持有公司股票。7月26日,上海銀行發布股東變更公告顯示,新增股東顧建忠(10萬股,佔比0.0007%)。

1974年11月出生的顧建忠是一名准「75後」,畢業於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是從基層起步的典型金融人。從公開資料看,他早年職業生涯主要集中在上海銀行,此番掌舵上海銀行是「二進宮」。1997年7月,顧建忠大學畢業後便加入上海銀行,從基層做起逐步成長為管理者。曾任上海銀行公司金融部副總經理兼營銷經理部、港台業務部總經理,上海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授信審批中心總經理、營業部總經理,上海銀行黨委委員、紀委副書記、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等職。其間,他還曾在上海政府部門掛職,擔任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綜合協調處副處長、金融機構處處長。

2015年2月,他出任上海市屬國企上海國際集團副總裁,負責投資管理。2018年底轉戰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出任行長。2025年4月22日,上海銀行召開領導班子調整宣布會,顧建忠任上海銀行黨委書記,並提名任董事長。記者注意到,其董事長任職資格仍待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核准。據悉,顧建忠還在2016年獲得「滬上金融行業領袖」稱號。

資產規模已跌出前三

據記者觀察,伴隨著這家城商行核心管理層的變動,未來上海銀行經營策略、經營風格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也引來資本市場和外界的一些觀望。

闊別十年重新回歸,老銀行人能否講好新故事?今年5月7日,上海銀行的「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成為顧建忠的「首秀」。他認為,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要以市場為重、以客戶為重、以基層為重。他還號稱,未來將持續打造並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致力於打造一家有情懷、有價值、人才輩出的「百年老店」。

不過,上海銀行「掉隊風險」並未「解鎖」。報告顯示,上海銀行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35.97億元,同比增長3.85%;歸母凈利潤為62.92億元,同比增長2.3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38.59億元,同比下降2034.72%。不良貸款率1.18%,與上年末持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海銀行資產總額為3.2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7%。按照上市城商行資產總額排位來看,上海銀行已跌出前三,位居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之後。

圖片

記者注意到,從部分銀行率先出爐的2025半年快報看,未來這個差距或在拉大。

當下,置身於銀行價格惡戰、產品同質化、模式路徑大相徑庭的「內卷」浪潮之下,顧建忠眼裡的最大資產或是人才。曾當過上海銀行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的顧建忠,曾有諸多相關公開言論,比如「人才資源是商業銀行的第一資源,也是最大的支撐」,「想得再好,沒有好的人、合適的人去干,沒有充滿激情地去干,肯定是不行的」、「我們的資產不是簡單的樓堂樓宇,最大的資產就是人力資源」等。

深諳人才「利刃」的顧建忠,他個人增持的一小步,距離其口中的「基業長青的百年老店」還有多遠,仍待時間重重考驗。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