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 8 月

武大性騷擾事件反轉?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對於真相未明的案件,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前幾日,「武漢大學圖書館男生涉嫌性騷擾」事件有新進展,先後經兩次不公開審理後,法院一審宣判:不符合性騷擾的構成要件。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法院審理認為,肖某某當時的行為無法被認定為「自慰」,無法認定男生有性暗示或性挑逗行為,不能認定其針對特定對象實施了性騷擾,駁回楊某的全部指控。判決一出,立即在網路引發熱議。

這起事件要追溯至2023年10月,女生楊某發帖表示7月11日在學校圖書館遭遇男生肖某某性騷擾,她錄下了五段視頻作為證據,並與涉事男生對峙,對方承認並寫了道歉信。女生不滿校方處理結果,選擇在網上曝光此事,希望推動解決。

文中稱,在圖書館自習時,肖某某坐在女方對面持續隔著褲子摩擦下體,肖某某明知圖書館為公共場所,明知自己的行為「下流」,該行為應當被認定為性騷擾。

圖片

當時網友們紛紛聲援女生,要求學校嚴懲涉事男生。校方成立工作組展開調查,兩天後校方就給出了處分決定文件。

據報道,處分決定稱:肖某某在圖書館北門走廊「存在不雅行為,有損大學生形象,造成不良影響」,根據《武漢大學學生紀律處分辦法(修訂)》第22條第5款規定,決定給予記過處分。然而通報並未披露事件詳細經過或事實認定,引發輿論兩極分化。

隨之而來的是網友對肖某某隱私的公開,照片被惡意製作,全家遭遇網暴,他的父母失業,爺爺被確診為植物人,外公抑鬱離世。肖某某本人被確診創傷後應激障礙伴有自殺傾向。

數月後,肖某某母親曬出就診記錄,稱孩子是因為濕疹複發而隔著衣服抓癢,並非性騷擾。肖母還提供了2021年至2023年間肖某某的就診病例,證明了肖某某「雙側股根部等處見散在淡紅斑、丘疹」,還曾出現「眼部皮疹」。

多份病歷就診時間、醫護問診時間為2023年下半年,與圖書館風波時段有重合。事發當天肖母還在拜託友人購買相關皮疹藥品。

同年,肖某某對校方的記過處分提出申訴,並針對網暴提起民事訴訟。

隨著法院一審宣判,此案輿論出現了反轉。女生楊某被部分人認為是故意誣告,開始持續辱罵她,即便她已經從武大畢業,仍有人不斷向她所在學校舉報。網路上還有疑似本人的社交賬號堅持自己沒有錯,高調宣布已通過法考,即將繼續讀博,還對肖同學的後續遭遇幸災樂禍。

楊某是否故意誣告我們不得而知,有維權意識是好事,但她公布肖某某的個人隱私並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的確不妥。連復旦大學知名教授嚴鋒也看不下去,指出該事件是提告的一方欺人太甚,校方處分不當。他表示:「公共空間,沒有身體暴露,沒有接觸,沒有偷拍,沒有不端的證據,卻不依不饒,毀人名譽乃至身心,這是越界了。」

值得一提的是,據肖母稱,「武漢大學相關負責人多次明確表示,可以排除性騷擾,如果認定性騷擾,會在通報中明確寫出來。記過處分,是為當時的輿情降溫,是應急處理措施」。

如果是這樣,那麼學校無疑是製造這起悲劇的根源——僅僅為了息事寧人,就不顧事實,草率做出處分決定,既沒有保護楊某的權益,也沒有給被指控的肖某公平公正,絕不是一家百年名校應有的操守。而如今的結果,沒有人是贏家,武大的公信力更因此遭受質疑,學校聲譽蒙羞。

正如有媒體評論的:任何涉及名譽和法律責任的指控,都是嚴肅的。相關單位在處理時,既不能完全跟著指控一方的節奏走,也不能跟著輿論的風向走,唯有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評判是非,才能立得正、行得穩。

武大圖書館性騷擾事件的反轉也再次提醒我們每個人,慎重參與對一個人的名譽判定。一句評論、一個轉發都可能會成為傷害他人的幫凶,尤其對於真相未明的案件,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多些理性,謹言慎行。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